20170619 “剩宴”剩下的是什么

《焦点访谈》 20170619 “剩宴”剩下的是什么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结婚是人生一大喜事。在很多人眼里,婚宴的排场就是面子,菜品当然也越多越好,不然显得不够热情隆重。可是当热闹的婚宴过后,往往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满桌子的剩菜剩饭,就像是一桌未开的宴席。

结婚是人们一生中的大事儿,从古至今就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规矩。新人要披红挂彩办结婚典礼,汇聚亲朋好友一起见证、一起庆祝,于是这婚礼上的酒席肯定是少不了的。

婚礼酒席的菜品非常丰盛,菜品的样子和味道也是不错。可是婚礼结束,来宾们纷纷退场,满桌子丰盛的菜却被剩了下来。而另一场婚礼结束时,这些舌尖上的美味没被来宾吃进肚子里,也没被打包带走,而是变成垃圾被倒进泔水桶里。

记者拍摄这天是2017年阳历6月10日,农历五月十六,星期六。从日子到星期都是双数,所以这天结婚的人格外多。上一场婚礼刚刚结束,人还没有走完,参加下一场的来宾就已经挤在门口排队了。记者拍摄的这家饭店被称为当地的包席大王,专门承办各种大型宴会,能够同时举办24场婚礼。记者拍摄当天,婚礼宴席从早上8点就开始了。

6月10日,这家饭店如果客满,一天办三轮,截止到中午,就能举办72场婚宴。饭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场婚宴最后倒掉的食物差不多都在4桶左右,这样算下来,这一天、这一家饭店就能产生泔水将近300桶。这样的浪费量,让工作人员感到非常痛心。

圆桌点菜式的婚宴会造成浪费,如果换成自助式的婚宴,浪费情况会不会有所好转呢?饭店经理告诉记者:“浪费得更多。因为冷餐那东西你订好就得全上来,你没来那些人,你不吃,跟酒店没有关系。你剩了,酒店不会重复卖。”

浪费,在婚宴上已经成了一个普遍现象。明知道结婚典礼是个形式,亲朋好友也并不是冲着吃来的,自然对于菜量多少也不会太计较。但主家办婚宴时为什么还要多点呢?除了脸面之外,也和当地的习俗有关。饭店经理说:“用东北习俗,你要吃光了还不好看,大家都笑话。全剩,没有不剩的。”

在婚礼的入口,都会有一个小桌子,前来参加婚宴的宾客都会在这里随份子。这一把把的钞票,代表着宾客对新人的祝福和情义。不一会儿,份子钱就收了不少。

收了这么多的份子钱,主家更是不能对前来参加婚宴的宾客有所怠慢,所以大摆筵席、盛情款待是一定要有的,这也是婚宴造成浪费的另一个原因。不论因为脸面,还是依据习俗,还是人情往来,主家办婚宴酒席要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这都是和消费者的观念有关。

农业大学食物与健康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白军飞认为:“婚礼办得排排场场,能够在别人面前告诉亲朋好友,我的状况还不错。人家结婚的时候,办得很好,那我结婚的时候,我也希望能够讲个礼尚往来,尽一切可能来招待你。另外一方面,我不知道能吃多少,甚至不知道今天到底会来多少人,所以定的时候会尽可能多一点,之后会发现形成浪费,比他预期的要多。”

专家告诉记者,这些宴席上被浪费掉的不仅仅是这些食物,还有背后生产它所需要的资源。以水稻为例,据农业部食物营养研究所测算,每生产1吨水稻,就需要2000吨淡水和将近2亩的耕地,同时还要投入相当数量的化肥和人工劳动等等。曹晓昌是中科院地理所的一名科研人员,他研究的方向就是婚丧嫁娶中舌尖上的浪费量。他和记者一起调查了此次婚宴上浪费的情况。他告诉记者,拍摄当天的浪费相比以前还算是好的。比起5年之前来参加这边婚宴,现在无论从浪费数量上还是从打包人数上,都比以前要好很多。

其实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不仅出现在红事儿上,在白事儿上也存在。在浙江乐清,记者就了解到,受当地传统习俗的影响,以往婚丧嫁娶办酒席,宴席的桌数不仅要多,天数要多,菜品数量也要多,一般一桌要16个到18个菜。

最先上来的菜大家还动动筷子,但是菜上到一大半时,就没有几个人吃了,很多饭菜都被浪费掉了,无论是主家还是客人,都感到心疼。

这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宴席,虽然看似有了脸面、符合了习俗、还了人情债,但是不仅造成了食物上的浪费,还造成了经济上的负担。

如此循环往复,大家掏着钱、花着时间、身体也跟着受罪,但只能暗自叫苦。可即便如此,谁都不好不按传统习俗办,因为怕改变了传统,会被旁人挑理;或者碍于面子,怕被人笑话。这个台阶大家想下,但是谁也不敢先下,因此要改变婚丧嫁娶中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陋习,就要有人出头来打破传统、推动新风尚。

当地政府决定,首先从党员干部开始,把移风易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作为对党员干部的规定。以白事办酒席为例,当地政府提出酒席不超过5桌等等。村民们看在眼里,把老传统和这些新规矩做个对比,心里也有了数,于是也有群众开始跟着效仿。可是有的群众因为家族人数众多,有人提出从简,有人却反对,思想无法统一,这给新风尚的推动带来了阻力,就需要有人出面来协调。

现在,当地每个村都成立一个红白喜事理事会,去给大家做工作,大部分人都比较配合。通过引导,当地愿意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群众越来越多,一些村子也顺势把关于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规定写进了村规里。

如今的红白喜事场面上,跟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村子里的一家有人过世了,家门口里摆放着一对花圈和一对花篮,4桌亲友在吃酒席,相比过去丧事大操大办的热闹场面,规模显得小了很多。桌上的菜肴不再是以往的龙虾鲍鱼,而是清淡可口的五菜一汤,上的也都是家常菜。

如今的社会,节约适度、绿色生活方式虽然已被公众认可,但是想要真正改变观念,让每个人都把厉行节约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这就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在思想观念上来一次破旧立新的变革,树立新的价值观、生活观和消费观。

可以看出,光盘行动开展4年多来,“舌尖上的浪费”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尤其是婚丧嫁娶这样的场合,就更加突出。静下心来扪心自问,咱可不能手里刚有点闲钱,就忘了本,何况还有几千万贫困乡亲呢!看着这满桌子的剩菜剩饭,往小了说,耗费钱财浪费食物,往大了讲,那是浪费资源破坏生态。说通俗一点,浪费不是一两个人的事,而是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当然,转变观念,倡导绿色消费,对消费惯性的刹车需要技巧和时间,但只要下大决心,每人都可以从今天开始行动,就从杜绝一桌“剩宴”开始。面对一张张餐桌,政府部门要引导、社会各界应倡导,你我更应该做节俭生活方式的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