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0 “暴走”别“霸道”

《焦点访谈》 20170820 “暴走”别“霸道”

近年来,继广场舞之后,很多地方又兴起了一种新的集体健身形式——健走,这种邻里乡亲亲朋好友集体健步走的方式,被人们戏称为“暴走团”。健步是全民健身项目,本来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但就像广场舞一样,因为时间、地点或者方式的不对,“暴走团”也时不时地出现扰民问题,引起周围群众的不满,甚至冲突,有时还会出现事故。前不久的一天清晨,山东临沂的一支“暴走团”在机动车道上跑步健身,不幸发生车祸,造成了一死两伤的惨剧。

7月8日早上5点,山东临沂的山鹰晨跑团在临沂市区的十二路桥集合,30多名晨跑队员,穿着蓝色或粉色的统一服装,排成两列纵队。现场视频显示,他们出发约20分钟后,当晨跑团成员在一条四车道的最左侧车道上跑步行进中,惨剧突然发生。一辆蓝色的出租车突然出现在晨跑团同向车道的后方,并朝着人群左后方快速冲了过去。晨跑队员毫无防备,多名队员被出租车撞飞倒地。

此次事故,出租车司机操作不当,撞向晨练队伍,导致1人身亡,2人受伤。肇事司机已被刑事拘留。尽管事故调查还在进行中,但是如果当时暴走团没有违法占用机动车道,这桩惨剧也不会发生。

“暴走团”是群众自发组织起来锻炼的群体,如果是正规的组织机构,组织者带领大家违法占道,出了交通事故,理应承担相应责任,可“暴走团”这样的群体,出了问题,团队成员却无从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网友拍摄视频显示,当月13日傍晚,临沂另一个健走团再次上路,这一次,他们全体队员身穿反光服、手持荧光棒,两侧各有多名安全员护航,而队伍的最后还跟随着一辆叉车。

节奏感十足的音乐,整齐统一的步伐,斗志昂扬的口号,有的队伍还身着统一的服装,举着鲜艳的旗帜,在很多城市,像这样被称为“暴走团”的队伍屡见不鲜,而且他们多次出现在机动车道上。徐州云龙湖景区道路就曾出现两条机动车道全部被“暴走团”侵占的场面。

按理说,健身是好事,尤其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但健身不能影响交通,更不能非法侵占机动车道。前不久,记者来到了临沂山鹰晨跑团发生事故的路段。这里远离市区,涑河北街沿河而建。马路上一处排污管道施工项目仍未完工,因此这条自东向西,约600米的单向四车道,右侧的非机动车道和两个机动车道被封堵,仅有左侧两个机动车道可以通行,由于道路施工,路变窄了很多。马路的左侧隔着一条绿化带,有一条人行步道可以通行。据记者目测,这条步道宽度不足两米,显然对于几十人的健走队伍来说过于局促。而且,这条道路由砖石铺成,并不十分平坦,快跑起来容易崴脚,更适合散步而非健步走。

尽管存在这些客观原因,但也不能成为“暴走团”侵占机动车道的理由。按照我国道路安全法的规定,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行人应该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那么“暴走团”的运动健身为何要走上机动车道呢?附近没有其他可以跑步健走的场地吗?记者向附近晨练的老人了解情况。老人们说,这地方没有公园,没有广场,离市区太远了,所以大家都到涑河边去玩。

看来,找不到合适的健身场地,也的确是健走团面临的现实困境。记者了解到,发生事故的晨跑队隶属于临沂山鹰户外运动协会,该协会此前已有41个分队,成员超过1万人。尽管临沂市开辟了一些健身道路,还是无法满足市民需求。

一方面,群众的健身需求应该得到满足;另外一方面,由于噪音扰民与场地占用等问题,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所引发的冲突也时有发生。前几年,在湖北武汉一个小区,伴随着音乐跳广场舞的人群突然被从楼上泼下来的粪便淋得满头满身。楼上住户不堪噪音长期干扰,在多次交涉无果后,采取极端的泄愤行为进行抗议。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宏伟认为:“暴走也好,广场舞也好,它引发了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个是公共冲突的问题,反映出不同利益需求的公众在非常局促有限的公共空间里发生的这种冲突;第二个问题是公共安全的风险。都反映出它背后的一个本质性的问题,就是我们可以供公众健身的公共空间是匮乏的。另外一方面还有一些公共设施,与公众的私人空间之间没有足够的区隔,人们在那里面跳广场舞就会造成噪音扰民现象。那么这种局面已经形成了,怎么办?它的管控、管制,无疑需要政府来介入。政府肯定要出台一些公共政策,在各个不同的利益诉求主体之间,寻找一个最大的公约数。”

为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中明确要求,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方便群众就近健身,确保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这一举措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已经开始实施。今年6月,李沧区交警发现一个健走团在机动车道中间暴走,非常危险。

李沧区的这支雄走风健走队,成立于3年前,成员一共有60多人,都是附近的居民,平均年龄57岁。他们健走的安顺路之前是一条断头路,没有车辆通行。今年4月份安顺路修通,车流量渐渐多了起来,有人将他们在马路上健走的视频传到了网上,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交警、居委会和暴走团三方负责人一起到沧口学校与校领导进行了沟通,问题顺利解决,当天晚上老人们就进校园锻炼了。沧口学校离这支健走队大部分成员居住的紫荆苑社区很近,校园里环境好,操场铺着塑胶跑道,能在家附近的校园里锻炼,老人们当然愿意,他们需要到居委会办理进校锻炼的通行证,凭证进入学校。同时学校要求他们尽量调低音响,避免打扰周边居民。因为之前,这支健走队由于音响声音太大扰民也被附近的居民投诉过。

为了满足市民的锻炼健身需求,让公共体育健身资源得到最大效能的利用,青岛市李沧区从2016年1月1日起,在学生不在校的时间段内,全区学校室外运动场地免费向市民开放。起初,校园运动场地向社会开放时,校方对这一举措也顾虑重重:场地会不会造成破坏?教育教学正常秩序会不会被打乱?会不会给学生带来安全隐患?

学校的担心也有道理,为了解除学校的顾虑,李沧区教体局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

青岛市李沧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孙文洁表示:“我们每年拨付近260万的场地维护和志愿者服务补贴,用它来保证场地随时更新维护,再一个是安全设施的添置。”

方法总比困难多,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运行,居民的素质得到了提升,他们会主动将音响的声音调得更低,尽量不打扰周边居民的生活休息;学校课余时间闲置的公共资源设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居民们健走锻炼也有了更安全、更专业的场地,多方共赢。

孙文洁还告诉记者:“把45所学校全部开放,只要居民一出门,走5分钟或8分钟,肯定有一个地方可以满足你的健身需求。”

不仅仅是健身场地问题的解决。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一些管理措施。2015年文化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引导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的通知》,引导广场舞规范、文明、有序发展。四川省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居民楼200米范围内禁止从事产生噪音的活动,如果违反最高罚款2000元。

王宏伟表示:“对于群众性的健身活动,这是一个需要多个部门共同管辖的问题。它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去治理,彼此要形成一种合力。”

广场舞也好,“暴走团”也罢,作为群众性健身活动,本身无可厚非。但如果影响到其他人休息,甚至违反交通规则,不顾自身安全,影响车辆通行,就有些不妥了。毕竟公共空间属于所有人,不能因为自己要锻炼,就不管他人的感受,更不能因为人多,就理直气壮地违法。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健步也罢,暴走也好,还是需要必要的运动场所,而很多地方,公共健身的区域又太少,太小,或者不够方便。要解决广场舞和“暴走团”引发的矛盾,关键还是要建设更多的公共健身区域,让老百姓能在家门口就能方便地锻炼身体,同时,政府要加强引导和管理,为这些公共空间的活动划出边界,另一方面也要请暴走团在组织锻炼时注意时间地点的选择,把扰民和安全问题考虑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