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9 抗洪灾 保畅通

《焦点访谈》 20180719 抗洪灾 保畅通

今年入夏以来,全国多地出现强降雨。大暴雨在江河引起水位上涨,在山区引发山洪泥石流,在城镇引发了积水内涝,道路、桥梁,这些保障人民正常生活所必需的重要基础设施都受到了威胁。暴雨洪水侵袭之下,如何保障路桥通行安全呢?我们一起来看几个故事。

近日,我国多地普降大雨暴雨。持续强降雨影响下,多地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受到威胁。如何保证交通设施的安全,如何抵御洪水的冲击,成为抗洪抢险的重中之重。

7月11日上午,两列满载道砟石的重载列车,停在了涪江大桥上以保护大桥。

时间回到7月11日早上,由于四川境内持续强降雨,涪江绵阳段水位迅速上涨,对宝成铁路涪江大桥造成了严峻挑战。

涪江大桥的主跨是下沉式钢梁桥,这种桥梁在建设中最大的优点是跨度大、重量轻,但在洪水来临时,这个优点变成了缺点。

宝成铁路是连接西北与西南的大动脉,涪江大桥的安危也关系着宝成铁路的畅通。怎么在洪水中保住涪江大桥?也只能针对钢梁桥重量轻的问题想办法。

重车压桥,也就是用重量大的货物列车开上涪江大桥,用货车的自重,增加桥梁重量,从而帮助桥梁抵御汹涌的洪水。方案定了下来,但是,用什么样的车来压桥呢?

洪峰即将来临,留给工务段的时间不多了。从哪里调来适合这种要求的车呢?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绵阳工务段段长许兴伍说,刚好他们管区内正在进行线路大修,有专用的道砟车,全列超过4000吨。

车找到了,谁来开也是一个要解决的难题。

张强、王铁铮驾驶57002次货车,陈龙、谭立维驾驶57004次货车,分别从宝成铁路上行线和下行线到达涪江大桥。

此时,对于他们的考验真正来临。为了减少对桥梁的冲击力,重载列车需要以不超过时速10公里的速度匀速前行。起步、刹车都必须得稳。

不到400米的涪江大桥,平时20秒就可以通过,这一次,用了整整3分钟。就这样,57004和57002这两列超过45节编组、全长700米的货车满载着铁路道砟,稳稳地压住了钢梁桥。

中午12点,水位达到最高峰。尽管有重车压桥,但所有人都没有放松警惕。一旦水位上涨过高或者漂浮物过多,都会给桥梁和列车带来安全威胁。桥梁确实保不住的时候,会把列车开走,离开桥梁。

下午4点半,洪峰退去,经过6小时坚守压桥之后,列车驶离现场。司机的工作暂告一段落,但是工务职工的手里,还拽着通车前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他们要检查桥墩、桥台、桥面,在确定整座大桥没有大的危害的情况下,才正常放行列车,恢复宝成线正常运输秩序。

重车压梁8小时后, 经历了洪水考验的涪江大桥恢复畅通。在全国各地,在暴雨、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影响下,多地道路都面临着保通抢通的考验。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7月12日,宝成铁路王家沱至乐素河区间连续发生山体崩塌灾害,100多米铁路线被土石覆盖,白雀寺隧道口被掩埋。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陆续组织1100多人、12台挖掘机和4台装载机昼夜不间断进行抢修。

多天来,塌方现场频繁降雨,山体中上部地质状态不稳定,要保障下方大型操作机械和人员的安全,需要清理塌方体坡面上的碎石。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中工务段乐素河桥隧车间主任黄伟和同事们一起,像“蜘蛛人”一样在近乎垂直的悬崖上工作。一棵树的上半部分已经掉落,为了防止树根部分意外掉落,现在需要进行主动清理。

目前,现场组织人员对山体进一步检查监视,联合地质专家研究减载方案,抢险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在四川阿坝州境内多条河流水位上涨,导致松潘县、金川县、九寨沟县多条道路受阻险情不断。7月12日下午5点半,在岷江的冲击下,国道213线松潘县境内鸳鸯桥电站路段被冲毁,道路完全坍塌。此外,这一路段旁边,为高危边坡地质灾害隐患点,随时可能坍塌。得知灾情后,相关部门对道路实施交通管制,并已安排吊车、铲车进行路基巩固,防止岷江对路基继续冲刷。

因为这条路短时难以修复,道路管理部门正在尝试修通临时便道应急。

而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碧口镇境内,降雨导致一座钢索吊桥被冲毁。另外,文县境内国道出现多处塌方,巨石阻挡道路,交通受到严重影响。经过当地紧急抢险,目前道路已恢复通行。

而在北京,7月16日和17日的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也导致山区多条公路受损。在北京怀柔区的京加路上,山洪掏空路基,桥毁路断。7月17日上午,这段路被抢通。

密云区石城镇琉辛路的一处路段,被特大暴雨引起的洪水冲断。

暴雨之下,每一座桥、每一条路的顺畅通行背后都少不了保障人员的艰苦努力。暴雨成灾,不仅考验各地基础设施的承受能力,也考验各地的灾害应急能力。天灾无情,可是通过加強预防和应急处置,减少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损失,却不是没有可能。根据天气预报,未来三天,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西部、华北北部、四川盆地西部、华南南部沿海、海南岛、云南南部等地还会有中到大雨,一些地区还会有暴雨或大暴雨。在完善应急机制的同时,如何因地置宜,想方设法,科学减灾救灾,值得在实践中探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