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初夏,河北曲周县的大地上,麦浪滚滚,丰收在望。曲周是一个农业大县,曾连续8次16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科技对农业和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2%和56%。仅仅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白茫茫盐碱滩。从曾经的老碱窝到现在的米粮川,这样的变化离不开中国农业大学。说到当地人与中国农大的关系,当地人甚至用“先有实验站,后富曲周县”来形容,那么这背后站立着一个什么样的群体呢?
在河北省曲周县前衙村的葡萄地里给农民做讲解的是中国农大的研究生,讲的是葡萄生长管理要点。
这样的田间课堂在曲周已开办10年了,在不同的村落,根据不同产业的需求,研究生向农户们现场讲解技术应用,进行现场指导。
为了打通科研成果与实际应用之间的瓶颈,2009年中国农大将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阵地延伸到了农村生产一线,这一个个在村子中间的“科技小院”就是研究生们平时生活学习的地方。
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县校合作促进会会长胡耀东说:“科技小院解决了世界性难题,就是科技成果的转化。量地定做,因人制宜,这样有针对性去讲技术,实打实面对面。”
这些正在务农的学生都是中国农大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他们更注重应用。学生们由老师带队入驻科技小院,每个小院两三名师生,以三五个邻近村落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直到得出解决办法,再去示范推广应用。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赵向阳说:“我的论文是我跟踪了一百多户地块儿,这个研究课题是针对农村实际生产问题的,不是从文献里来的。这是一手的数据,这样数据的结果对农民生产是最有用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晓林说:“只有到了生产一线和农民的视角一样的时候,才会发现这些问题。这个就是和在学校里面做研究的不同。所以我们的选题更有实用性、更能够切合实际、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在农村,大家祖祖辈辈种地凭的都是经验感觉,缺少一些科学指导和关键技术的应用,往往是生产投入越多,收获却越少。比如多数人认为,水浇得越多越好,肥料施得越多越好,可这样反而产量不高、品质不好,还浪费资源、污染环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李晓林老师指导学生研究推出“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前他们先租了一块地,从出土、管理、收获到销售全过程进行打理,并不断进行研判论证,直至每一个生产环节的技术要领农民能够接受。
日常生活中,学生和农民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并为乡亲提供着“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零门槛”的面对面科技服务。看似付出全部精力的同时,他们也在收获。
现在“科技小院”不仅在曲周深入人心,还在广西、四川等全国21个省市得以推广。目前中国农业大学联合30个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单位,在全国累计建立了127个科技小院,有419名研究生在读,已经毕业的研究生有181名。
“科技小院”扎根基层的十年来,通过该平台实现了“产学研用”的无缝衔接,实现了农业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融合,形成了新时代农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推动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其实,中国农大和曲周县在土地上的结缘,还得从46年前的改土治碱说起。曲周县地处太行山东侧的海河流域,属黄淮海盐碱地区,历史上就是个老碱窝。
70年代初,村民生活口粮靠救济,零花靠小盐。也就是地里长不出庄稼,到处是盐碱,村民就提炼盐巴来卖钱贴补家用。
不仅曲周,当时整个黄淮海地区盐碱地的面积,达到5000多万亩,直接威胁着国家粮食安全。中国农大临危受命,于1973年由石元春、辛德惠、毛达如等八位老师组团,到曲周治碱。治好曲周的盐碱,对整个黄淮海地区意义重大,老师们选择从盐碱最重的张庄村开始治理。
旱、涝、盐碱,是个复杂的水盐运动系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标本兼治。老师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最终采取了浅井深沟、抽咸换淡、农林水并举的综合治理方案。
用上科学技术,老师们先从80亩地小试牛刀。成功后,又做了400亩的样板地,直到用了六年时间,把张庄村将近3000亩的盐碱地全部治好了。
张庄的3000亩治碱成功了,并逐步扩大到曲周县北部28万亩盐碱地,涉及近10万人的吃饭问题。在曲周盐碱得到有效治理的同时,黄淮海地区的盐碱地治理也不断展开直至成功。从1973年到1993年的20年间,盐碱地的治理扭转了“南粮北调”的局面,实现了“北粮南调”的历史性转变。《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开发》项目,获得1993年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82年,中国农大在曲周建立了实验站,针对曲周县农民增收和涉农企业发展,开展技术推广。到今天,仅在曲周育苗产业园的日光温室里,就有西瓜、茄子、西红柿、辣椒等一千多个品种的批量育苗,每天从这里运往京津冀地区及山东、河南、陕西等20多个省市。
2001年,企业主张庆文开了一家塑料农膜厂,经常在工艺、配方上遇到问题,实验站的老师给了他很多技术指导。生意红火了几年后,随着市场的变化就慢慢不景气了,于是在专家的指导下转型做起了棉花育苗。过了几年,老师们又及时指导其转产,使公司逐渐进入现在的蔬菜育苗行业。
如今,育苗产业的发展,带动全县规模以上育苗合作社发展到了22家,使曲周的蔬菜育苗产业成为河北省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之一,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优化。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中国农大继续以曲周为依托,于2018年10月21日在曲周建立了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推动农业生产由高资源环境代价发展、到高产高效发展、再到绿色发展的根本性转变,全面构建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新模式。
从改土治碱到科技小院,从农技推广到促进增收,从科技创新再到构建绿色发展,46年来,学校和地方、农民和师生共同努力,接续奋斗,孕育了“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曲周精神,并深深地融入到了中国农大人的血脉中。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新时代教书育人的重要方向。中国农大和曲周的故事,再次告诉我们,只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梦想之根深扎在中国大地上,就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