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是爱国卫生月,今年爱国卫生月的主题是“防疫有我,爱卫同行”。在这次疫情中,咱们的卫生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比如知道勤洗手还不够,还得正确洗手;比如知道了打喷嚏的时候不能用手去捂嘴巴,应该用肘部来挡;比如聚餐要用公筷公勺等等。这些好的卫生习惯不光是保护我们自己,也是在关爱他人;不光是咱们的个人卫生,也包含了一颗公德心;不光是特殊时期应该有的防疫手段,也应该是咱们日常生活方式和文明行为的一部分。那么怎么样让这些好习惯延续下去呢?
近期,在上海的多家餐馆,记者都看到了提倡使用公筷公勺的标识。事实上,在上海,很早以前就有不少饭店提供公筷公勺,但是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以合餐制为主,吃饭时,一盘菜你一筷子我一筷子,有时还会用自己的筷子给对方夹菜表示亲热,所以此前顾客实际使用公筷公勺的比例并不高。此轮疫情发生后,市民的个人卫生健康意识空前高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不扎堆”成为防疫的“四大法宝”,走进一些餐厅记者发现,绝大多数就餐的人主动开始使用公筷公勺。
专业人士指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影响健康的因素中有60%与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改变不健康、不卫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是远离疾病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市民的个人卫生健康意识?把特殊时期的 “防疫法宝”转化为日常的健康生活方式和文明行为习惯呢?政府动起了脑筋。
以问题为导向,针对一些卫生健康陋习,上海爱卫会组织专家讨论起草了《上海市民卫生健康公约》。涵盖转变健康理念、改善人居环境、改变饮食习惯、引导文明行为和倡导个人健康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核心内容是12个不要,12个倡导,简称“双12”公约,并在4月爱国卫生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公筷公勺”用起来,就是12个倡导中的一条。
以公筷公勺为例,根据上海爱卫办的数据,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市民和两万多家餐厅赞成这条公约。记者观察到,为了把“公筷公勺”行动进一步落到实处,除了张贴宣传海报,很多餐厅还各想妙招。相比于此前,公筷公勺就是普通餐具,很多人用着用着就乱了,公用变成了自己的,一家餐厅设计出了颜色和长度都不一样的筷子,一家老字号餐厅,配置了“公叉勺”,兼具叉子与勺的功能。这些区别性特征,可以起到很好的提醒作用。同时,上菜时,服务员也会做专门的提示。
不仅是朋友聚餐,在一家餐馆,一家人吃饭在服务员的提示下也用了公筷公勺。
专家指出,即使没了餐厅的氛围和服务员的提醒,在家里也最好使用公筷公勺。
尽管现在百姓意识在提高,餐饮企业也积极参与,但是这种做法能不能坚持下来?疫情过后老百姓的意识可能会淡化,餐饮企业工作量增加可能会嫌麻烦等等都是问题,怎么办?针对这种情况上海的120多名市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加快地方修法进程,制定地方标准,提升百姓健康意识和餐饮企业使用公筷公勺的规范性。
不仅仅是上海的文明公约,长春市从小切口、日常化、身边事做起,经过政府倡议,民众转发、讨论和实践,也制定出文明十条,其中包括养成好习惯,勤洗手,勤通风,勤锻炼;提倡分餐,用公筷公勺;不随地吐痰,文明养犬等内容。
如今,像上海、长春一样,以疫情期间个人健康卫生意识提高和爱国卫生月为契机,全国多地纷纷出台市民公约、文明公约等。政府充分引导,民众积极参与,这些公约已经形成社会共识,并且正在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乃至法制化。在各地疫情期间的阶段性做法,正在转化成长期坚持的行动,进一步形成卫生健康的好习惯和社会文明的新风尚。
要卫生和健康,个人意识要提高,身边的环境也要整洁。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垃圾。如果垃圾乱扔或者垃圾成堆没人管,不仅会导致环境脏乱差,还容易滋生细菌和蚊虫等四害,传播疾病。那些不易降解的垃圾如果处理不当,还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多年以来,垃圾问题一直是环境卫生的“老大难”,这种情况在我国农村尤为突出。怎么处理好这个老大难问题呢?
在浙江金华市金东区下王村,如今看起来环境整洁、干净漂亮的村子,此前却是另一番模样。
金华金东区东孝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晨飞说:“以前垃圾的投放方式像大多数农村一样,村里建一个大垃圾坑,各种垃圾也不分,直接往里面扔,过一段时间清理一次。各种垃圾混杂在一起,气味比较重,靠近垃圾坑的居民怨声载道,意见很大。”
为什么村子变了样?记者发现根本原因在于首先是垃圾投放点变了,原来每家门口的垃圾桶、露天的大垃圾坑变成了由垃圾箱组成的专门垃圾集中投放点,垃圾必须扔进这些投放点。同时扔垃圾有了新规则,那就是要遵守“两定四分”,两定就是定时、定点,四分就是把垃圾分为易腐、可回收、有害、其他四类。
记者看到,除了标配各种垃圾桶之外,垃圾投放点还安装了垃圾处理设备。早晚投放时间结束后,根据垃圾分类,保洁员立即将容易产生臭味的剩菜剩饭等易腐垃圾倒入处理设备,现场迅速处理,臭味不再有。
不能现场处理的其他垃圾,投放时间结束后的一个小时之内,垃圾清运车就会拉走。彻底消杀后,垃圾投放点就成了村里的快递投放站和村民休息点。
“两定四分”成了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有了办法,还得老百姓愿意按要求做,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老百姓赞成的最主要的原因不仅是现在更环保卫生,而且和以前同样方便。村里有两个垃圾点,这是根据村子规模的大小、村民的数量和测算的垃圾产生量科学测定的,基本保证每家在方圆200米以内就能找到。
垃圾点的监管同样很重要。在下王村所在的金华金东区的垃圾投放智能化监管平台上,辖区内每个垃圾点都配备摄像头和语音提示,直接接入到这个区、街道两级智能监管平台,覆盖金东区农村社区、中小学校、垃圾处理中心等200多个垃圾投放点位。垃圾的分类、投放、运输、处理在这里一清二楚。
据相关部门介绍,这种监管具有强制性,当地出台了《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垃圾问题在当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事实上,目前在我国破解垃圾难题,很多地方已经纳入制度化、法制化。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开始普遍推行强制垃圾分类。2020年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也即将实施。根据住建部的信息,到2020年年底,将会在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不仅仅是探索解决日常的垃圾问题,促进“身边的环境”清洁,在这个爱国卫生月,全国爱卫办、中央文明办及相关部门联手推动各地出拳解决各种卫生“死角”。
在河北唐山,针对机关单位、城乡社区、乡村、单位、市场、建筑工地、背街小巷、河道沟渠等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区域,进行了集中爱国卫生大清扫大整治;在深圳,针对当地气温升高,蚊、蝇、蟑、鼠等病媒生物逐渐活跃的特点,对积水、下水道等容易孳生病媒生物的地方采取彻底消杀。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也对维护身边的环境卫生负有一份社会责任。把我们个人卫生搞好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是我们自身健康的基本保证;把周围的环境卫生搞好了,多一点赏心悦目,少一点疾病传播,这是大众健康的基本保证。说起来这都是些小细节,可是小细节里有大文明,小习惯里有大健康,往往就是这些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的小事儿,最后决定了健康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