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3 汇聚力量 战胜困难

《焦点访谈》 20200213 汇聚力量 战胜困难

现在,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疫情来袭,许许多多的白衣战士不舍昼夜,奋战在一线,忠勇担当。而除了这些最美“逆行”医护人员,还有很多在非常时期仍然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人。应该说他们也是战斗部队,他们用职业专业和敬业,为医生服务、为患者服务、为城市服务、为每一个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保障。

照片中穿着全套防护服,躺在地板上,双手轮换着接打电话的人叫黄恒。他是武汉市洪山区珞南街洪珞社区的临时负责人,由于原有的社区工作人员中有人感染,所有工作人员被全部隔离,社区工作近乎瘫痪,在街道党政办工作的黄恒,得知情况后主动请缨,走到了社区防疫的第一线。

黄恒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这段时间只要一跑动起来,后腰就钻心的疼。医生说可能有脊柱压迫神经、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

但这样的特殊时期,黄恒没有办法休息,他要安排居民生活,安抚居民情绪,每天他要打接近300个电话,给各种各样的社区居民耐心做工作,甚至要面对一些突发事件。

居民的一句感谢,对于身心俱疲的黄恒来说,就是最大的鼓励,也给了他继续工作的力量。

每天要忙着社区的工作,就没有时间照顾自己和家人。他将自己的母亲安顿好,又将妻儿送到了岳父岳母那。过去十天里,他和两岁七个月大的儿子没有见过一次面,哪怕他工作的社区离儿子住的地方只有一站路。

自己腰不好,又没办法照顾家人,起初妻子并不赞成他到社区工作,但母亲的一句话坚定了他的想法:“这个国家肯定是有人要挺身而出。” 于是黄恒来到一线。

看到丈夫在一线没日没夜,妻子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在武汉,有很多像黄恒一样战斗在社区一线的工作者,他们帮居民订购蔬菜药品,摸排发热人员,帮忙转送疑似病例,有时忙得过了饭点,有时还要忙到深夜。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在很多岗位上都有默默奉献的普通职工,用责任与担当筑起守护大众平安的坚强防线,他们都是“最美逆行者”。自疫情爆发以来,武汉市的街上能见到最多的人恐怕就是身穿制服的环卫工人。每天除了常规的保洁外,还会对各种公共设施、小街小巷进行防疫和消杀处理。有15名环卫工人,是武汉市环卫部门大年三十那天专门选派出来,支援收治大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定点医院的保洁工作的,记者见到他们时,他们已经在汉口医院的病房里工作了6天。

安亚菲是武汉岸八清环卫有限公司副经理,也是一名退伍军人,今年36岁的他平常喜欢踢足球,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有信心。1月24日他接到单位的通知,需要选派人手进入定点医院做保洁工作,他和另外14名员工主动报名参加。

安亚菲说,作为一名党员,作为退伍军人,他觉得自己应该站出来。

为了记者的安全,安亚菲坚决拒绝了记者进入医院跟随拍摄的要求,但他给提供了一些工作一线的照片。

这15名环卫工人,每天也和医护人员们一样,要先进行严格的自我防护,然后把医院里里外外打扫干净。

进入病区工作,清洗厕所、收拾病人的呕吐物都是他们的工作,还要收集大量的医疗垃圾。15名环卫工作者每天下班后,自己开车返回集中住宿地点进行隔离,早晨再回到医院工作。他们不知道这样的状态会持续多长时间,但他们说,即便万一我们倒下,还会有其他的环卫工人顶上。

在这场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病毒能侵害我们的身体,但打消不了我们抗击疫情的决心。在武汉抗疫的前沿火神山,自武汉消防救援支队奉命筹建火神山消防救援站开始,请战声如潮。

家住武汉蔡甸的陈昆说服未婚妻,上了前线。

尽管担心儿子安全,这一次李晨阳的父母,还是支持儿子冲到抗疫的最前线。

8名消防员在关键时期临危受命,组成消防突击队,肩负起保障医院灭火救援的重任。他们中年龄最大的41岁,年龄最小的22岁,其中7名是共产党员。1月31日下午,这支队伍入住火神山后,迅速整理营地、调试装备器材,和时间赛跑。正常的消防站建设至少得花十天半个月时间,而这次只用了48小时,2月3日,火神山消防救援站与火神山医院同步投入使用。

从消防救援站出发,到火神山医院门口的距离是396米。在这里,消防员必须穿戴防化服出动,短短30秒的救火距离需要花上三分钟。现在消防救援站的8名队员,每天不断熟悉火神山医院及附近区域的地形,站长周晋杰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家属微信群。

目前,消防救援站的工作才刚刚开始,8名消防指战员要做的事还有很多,要对医护人员、安保人员分批次进行简单的消防技能培训,特别是灭火器的使用。

在非常的时期里,才越发觉得平日里安静的生活有多美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除了社区工作者,环卫工人和消防指战员,其实还有警察、司机、快递员等很多人,他们舍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甚至带病坚持工作,自愿主动的投入战斗一线。就是这些平凡的人,用他们不平凡的力量坚守岗位,守护万家灯火;就是这些普通的身影,用他们的微弱光芒,驱散阴霾,把我们的生活点亮。

其实不仅是武汉,在湖北、在全国各地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为了大家的健康和安全,为了保障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的正常运转在付出着。他们在非常状态下正常坚守的身影筑成了奋斗者的社会群像。入夜之后,仍然像星星一样,闪闪发亮。有了各行各业千千万万一线工作者的无所畏惧,共担风雨,我们就一定能汇聚起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