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1今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 习近平同印度总统就中印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李强同印度总理互致贺电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雄安新区绘就高质量的城市发展新画卷
- 韩正会见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首席执行官
- 我国加快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权威访谈】多举措促发展重庆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
- 东部战区组织陆海空火等兵力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 海警舰艇编队按一个中国原则环台岛执法管控在东引岛乌丘屿附近海域开展综合执法巡查
- 国务院台办:联合演训是对赖清德当局猖狂谋“独”挑衅的坚决惩戒
- 外交部:联合演训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统一的正当必要行动
- 国内联播快讯
- 缅甸中部强震已致2719人遇难4500多人受伤
-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遭袭以军称打击黎真主党目标
- 俄称在多地打击乌军目标乌称袭击俄军事装备集中区
- 国际联播快讯
以下为详细的文字版全文: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文章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确立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文章指出,在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主要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坚持培育创新文化,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必须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文章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们要建成的科技强国,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要素:一是拥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持续产出重大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二是拥有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三是拥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力,成为世界重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四是拥有强大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不断壮大国际顶尖科技人才队伍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五是拥有强大的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生态和科研环境。
文章指出,要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变为现实。第一,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各方面作用,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第二,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融合的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融合的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融合的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第三,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统筹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完善区域科技创新布局,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加快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完善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第四,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构筑人才竞争优势。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坚持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把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突出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第五,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深入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
文章指出,建设科技强国,是全党全国的共同责任。要树立雄心壮志,鼓足干劲、发愤图强、团结奋斗,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习近平同印度总统就中印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李强同印度总理互致贺电
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统穆尔穆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印度同为文明古国、发展中大国、“全球南方”重要成员,都处在各自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印关系发展历程表明,做相互成就的伙伴、实现“龙象共舞”是双方的正确选择,完全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双方应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处理中印关系,共谋相邻大国和平共处、互信互利、共同发展的相处之道,共同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习近平强调,我愿同总统女士一道努力,以两国建交75周年为契机,增进双方战略互信,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深化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沟通和协调,共同维护好中印边境地区和平安宁,推动中印关系沿着健康稳定轨道向前发展,为促进世界和平繁荣作出贡献。
穆尔穆表示,印度和中国是两个相邻大国,拥有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稳定、可预期和友好的双边关系将给两国和世界带来福祉。让我们以印中建交75周年为契机,共同推动印中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同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同印度总理莫迪互致贺电。李强表示,中方愿同印方一道努力,以两国建交75周年为契机,不断增进战略互信,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妥善处理边界问题,推动两国关系沿着健康稳定轨道向前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莫迪表示,印度和中国是两大文明古国,在塑造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则肩负着促进和平与发展的重任。印中关系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世界繁荣稳定,也有助于实现世界多极化。印中建交75周年将引领两国关系进入健康稳定发展的阶段。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雄安新区绘就高质量的城市发展新画卷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雄安新区以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和高质量疏解发展,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
走进雄安新区启动区,眼前这座充满科技感的大楼是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的总部。作为第一家迁驻雄安新区的央企,中国星网先后带动了多家上下游企业和创新平台落地。今年以来,雄安新区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产业链逐渐形成,已汇聚60家相关企业。
设立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从谋划选址到规划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先后三次来到雄安新区考察调研,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时强调,要处理好近期目标和中远期目标、城市建设速度和人口聚集规模、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政府和市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城市自身发展、城市建设和周边乡村振兴等重大关系,确保雄安新区建设和发展的正确方向。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雄安新区坚持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第一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项目中,中国中化、中国华能将在今年下半年迁驻雄安新区,中矿总部及4所高校、1家医院正加快建设;第二批疏解项目基本选址落位;第三批疏解项目有序对接推进。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已累计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104家,央企在这里设立各类分支机构300多家。
今天的雄安新区正朝着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加速迈进。以创新驱动发展,现在已有17个院士领衔项目落地雄安新区。新区还积极搭建科创中心、中关村科技园等10余个创新平台,构建起“专业产业园+主题楼宇+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发展格局。
构筑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目前,雄安新区总开发面积覆盖20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达5030万平方米,4806栋楼宇拔地而起,新建道路804公里,对外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在容东、容西、雄东等新建片区,16.9万人迁入新居,“15分钟生活圈”、公交站台300米全覆盖,随处可见的绿地和公园让高品质生活切实可感。
如今,雄安新区综合承载能力、要素集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同步提升,主要经济指标连年攀升。从蓝图变成实景,未来之城不断绘就高质量的城市发展新画卷。
韩正会见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首席执行官
国家副主席韩正1日在北京会见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首席执行官贾博瑞。
韩正表示,当前国际发展环境发生复杂深刻变化,不确定和不稳定性增多。中国与荷兰都是开放型经济体,是经济全球化的倡导者、推动者、受益者。中国始终致力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坚持以高水平开放推进中荷、中欧经贸合作,将为跨国公司创造新的发展机遇。欢迎飞利浦公司继续深耕中国,扩大在华研发投入,为促进中欧经贸合作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贾博瑞表示,习近平主席上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的重要讲话令人倍感鼓舞,飞利浦公司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和市场机遇,将继续坚持在华长期发展战略,促进荷中交流合作。
我国加快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本台记者为此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这位负责人表示,《意见》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出了系统部署安排。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作用,会同各地区各部门抓好贯彻落实,一体推进政府部门、经营主体、社会组织、自然人和司法执法体系信用建设。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权威访谈】多举措促发展重庆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
作为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重庆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多举措培育壮大民营经济,奋力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今天(4月1日)的《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权威访谈》播出总台记者对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的专访。
重庆民营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7.8%,贡献了全市六成以上的GDP、九成以上的新增就业。胡衡华表示,重庆将持续丰富政策、服务、要素供给,不断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力、创新力、竞争力。
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重庆近日出台了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涵盖6个方面、27条措施,针对民营企业关心的要素保障、权益保护、助企纾困、亲清政商关系等方面,重庆结合实际拿出了一系列真招实招。
作为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之一,今年,重庆将持续攻坚制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努力实现从“营商”到“宜商”的转变。
东部战区组织陆海空火等兵力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4月1日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兵力,位台岛周边组织舰机多向抵近台岛,重点演练海空战备警巡、夺取综合制权、对海对陆打击、要域要道封控等科目,检验战区部队联合作战实战能力。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表示,这是对“台独”分裂势力的严重警告和有力遏制,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统一的正当必要行动。
凌晨时分,受领打击任务的火箭军某部常规导弹分队紧急出动,在夜暗环境下微光驾驶,多点多向机动,奔赴预设阵地。
打击指令下达后,数十个发射单元依托目标情报、任务规划、数据保障综合支撑,同步进行多目标火力追瞄,执行大弹量、多波次模拟打击。
滨海一线,东部战区陆军某旅远箱火分队依令完成战备等级转进,并准时抵达任务地域,多部战车抢占发射阵地、接收引导指示、装订射击诸元,对指令目标发起连续模拟打击。由海军益阳舰、宝鸡舰等舰船组成的海上编队到达预定海域后,迅速展开战斗部署,多元情报系统全时捕捉敌情态势,武备系统进入听令打击状态。
东部战区空军梯次出动数十架次歼击机、轰炸机,位台湾海峡与台岛南北两端成体系破限进逼,干扰机、加油机升空策应支援。在预警机的引导指挥下,空中编队与海上驱护舰、地空导弹建立协同,进行空中截击、对海突击、对陆打击、联合封控等科目演练,检验部队协同作战、夺控制权、多向精打能力。
海警舰艇编队按一个中国原则环台岛执法管控在东引岛乌丘屿附近海域开展综合执法巡查
今天(4月1日),多支海警舰艇编队位台岛周边海域组织执法巡查,开展临检拿捕、拦截扣押等科目演练。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这是按一个中国原则依法管控台岛的实际行动。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海警1303、1107等多支舰艇编队依令调整航向,快速向预定海域机动集结,采取多向联动、分区管控的方式开展综合执法巡查。通过高频喊话、航路管制等方式,对不明身份的目标船只采取必要管控措施。
同时,福建海警同步组织舰艇编队位东引岛、乌丘屿附近海域开展综合执法巡查。巡查期间,福建海警14606、14607编队重点开展查证识别、临检拿捕、管控驱离等科目演练,检验快速反应、应急处置能力。
国务院台办:联合演训是对赖清德当局猖狂谋“独”挑衅的坚决惩戒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今天(4月1日)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是对赖清德当局猖狂谋“独”挑衅的坚决惩戒,是对“台独”分裂势力蓄意破坏台海和平的严正警告,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要之举。
赖清德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悍然将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抛出所谓“17项策略”,猖狂挑衅大陆,煽动“反中抗中”,阻挠两岸交流合作,加剧台海紧张局势,充分坐实其是“两岸和平破坏者”“台海危机制造者”,彻底暴露其反和平、反交流、反民主、反人性的丑恶面目。对此,我们决不容忍、决不姑息,必须坚决反制、严厉惩戒。
“台独”意味着战争,搞“台独”意味着把台湾民众推向兵凶战危的险境。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完成国家统一的意志坚如磐石,能力坚不可摧,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也绝不为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
外交部:联合演训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统一的正当必要行动
外交部发言人今天(4月1日)表示,中方有关联合演训是对“台独”分裂势力的严重警告和有力遏制,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统一的正当必要行动。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妄图“倚外谋独”分裂国家,是螳臂挡车,注定失败。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
国内联播快讯
今年已安排超23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
记者今天(4月1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今年已安排超23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两重”建设,涉及生态保护、交通物流、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截至目前,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两重”项目已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约2.1万亿元。
20条措施支持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三部门今天(4月1日)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大科技信贷投放力度、引导保险公司提供覆盖科技创新活动全流程的保险产品、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等20条措施,加大金融对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正式启动
今天(4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启动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各级税务部门将围绕“税收·法治·公平”的主题,开展税收普法活动。同时,税务总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开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解决小微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税收宣传月将从4月1日持续到4月30日。
《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今起施行
《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今天(4月1日)起正式施行,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用于个人乘用车、城市公共汽电车、出租车、城市运行保障等出行服务,符合条件的自动驾驶车辆可开展道路应用试点。
黄河休禁渔专项执法行动启动
4月1日12时,我国黄河宁夏段以下水域进入为期4个月的休禁渔期。农业农村部、公安部在宁夏启动“中国渔政亮剑2025”黄河休禁渔专项执法行动,将强化监管力度,密切部门间联勤联动,同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全面提升执法效能。
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在京开展
今天(4月1日),由国家航天局主办的“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展览以“科技加科普、成就加文化”为主线,系统展示了中国探月工程所走过的月球探测之路。全球首次同时展出月球正面和背面样品,上百件珍贵实物与图文史料首度集体亮相。
香港特区举办东江水供港60周年纪念活动
香港特区政府3月31日在特区政府总部举行东江水供港60周年典礼暨“舞动水滴展”开幕礼。近期,香港特区政府以“一脉相连饮水思源”为主题,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据了解,60年来,东江水供港总量已超300亿立方米,占香港淡水需求总量约80%,有力支撑香港市民生活和经济发展。
缅甸中部强震已致2719人遇难4500多人受伤
据缅甸广播电视台今天(4月1日)报道,缅甸领导人敏昂莱表示,缅甸中部强震目前已导致2719人遇难、4500多人受伤,另有440多人失踪。
缅甸今天举行全国哀悼仪式,为地震遇难者默哀一分钟。
目前,曼德勒、内比都等地的救援工作仍在继续。曼德勒等地正在加紧修复受损的设施,以尽快恢复供电和供水,但因为受灾情况严重、破坏程度较大,难以在短时期内恢复。此外,当地极度缺乏清洁用品和防疫物资等,灾区环境充分消杀等工作面临很大困难。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遭袭以军称打击黎真主党目标
据黎巴嫩媒体报道,当地时间今天(4月1日)凌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一栋住宅楼遭以军空袭。黎巴嫩公共卫生部门称,空袭造成3人死亡、7人受伤。以色列军方今天称,以军战机对贝鲁特南郊的黎真主党人员发动袭击。以军称,目标人员协助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袭击以色列。这是自去年11月黎以停火协议生效以来,以色列第二次对贝鲁特发动袭击。3月28日,以军向贝鲁特南郊一栋建筑物发射了导弹。
黎巴嫩总统奥恩今天谴责以军袭击,他表示,面对以色列持续侵略,黎巴嫩需要加强外交努力,寻求国际社会支持。
巴称以军两周来对加沙地带的袭击已致上千人死亡
据巴勒斯坦媒体报道,当地时间3月31日到今天凌晨,加沙地带汗尤尼斯等多地再次遭以军袭击。加沙地带卫生部门3月31日发表声明说,自3月18日以来,以军持续的军事行动已造成上千人死亡。
以军今天向加沙地带北部拜特哈嫩等地的民众发布撤离令。此前一天,以军要求加沙地带南部拉法及附近地区的民众撤离。
俄称在多地打击乌军目标乌称袭击俄军事装备集中区
俄罗斯国防部3月31日称,俄军继续在苏梅、哈尔科夫、顿涅茨克等方向打击乌军目标,击落乌军150架无人机。在俄库尔斯克地区,俄军重新控制了一个定居点。此外,俄布良斯克州的电力系统设施30日遭乌军袭击,导致部分区域供电中断。俄国防部称乌军继续蓄意袭击俄能源设施。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31日称,俄罗斯违反能源设施停火导致冲突持续。此外,乌克兰军方当天称,乌军袭击了俄军多个人员、武器和军事装备集中区,并在哈尔科夫方向击退俄军多次进攻。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31日表示,俄总统普京对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接触持开放态度,如有必要会迅速安排对话。佩斯科夫说,俄美正在就解决乌克兰问题的一些设想进行磋商,但目前没有具体成果。
国际联播快讯
塔吉乌总统签署三国国界交界点条约
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总统3月31日在塔吉克斯坦苦盏签署关于三国国界交界点的条约。塔吉克斯坦方面表示,该条约签署是“极具标志性的事件”,希望推动三国合作不断加强。吉尔吉斯斯坦方面表示,地区一体化正在持续积极推进,在各领域加强合作将成为中亚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繁荣的关键保障。乌兹别克斯坦方面表示,该条约的签署将有助于实现地区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高盛上调美国经济衰退概率
美国高盛集团日前发布报告说,随着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冲击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未来12个月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概率升至35%,高于此前预期的20%。高盛预测,2025年美国平均关税税率将升高15个百分点,比此前预期高5个百分点,并将今年美国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