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8 咬定青山不放松

《焦点访谈》 20170808 咬定青山不放松

人们常说去坝上旅游,塞罕坝就是坝上的知名景点之一。近年来,每逢酷暑,位于河北承德北部与内蒙古接壤的塞罕坝机械林场都会以其百万亩林海、旖旎的坝上风光和凉爽宜人的气候,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就在今年七月中旬,塞罕坝来了89名特殊访客,他们与普通游客不同,不看观光景点,更多的是深入各个分场营林区、林场苗圃、望火楼、防火指挥中心、甚至去林场职工家中进行走访。那么,这些特殊访客到底是谁?他们到塞罕坝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7月10日,由中宣部组织的记者采访团从北京出发,驱车7个半小时来到河北承德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塞罕坝机械林场。他们都是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十三家中央媒体和现代快报、河北日报、承德日报等5家地方媒体的记者。这些记者都是有备而来。现代快报派出了八人采访团队,是地方媒体中人数最多的。“在塞罕坝这样一个充满很多人工奇迹的地方,实际上背后是蕴含着三代人为了生态修复、为了生态保护而付出的努力。所以我们对这一次的采访还是抱着十二分的敬意,同时也是抱着万分期待来的”,现代快报副总编辑郑春平说。

塞罕坝为蒙汉结合语,意为“美丽的高岭”。这里所说的人工奇迹,指的是几代塞罕坝人前赴后继,用半个多世纪的创业和坚守,在这里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百万亩人工林海。

经济日报农村新闻部黄俊毅说:“经过几十年人工造林建设,现在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100多万亩,非常震撼,特别震撼,特别是昨天到了一个制高点——亮兵台,放眼四望林海一片,确实是震撼的”,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副主任武卫政也深有同感。

然而,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在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黄沙满地,一片荒芜。1962年,在国家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决定在这里建设直属国营林场,来自全国各地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当地200多名职工一道,吹响了向高原沙地进军的号角。从1962年到1982年二十年的时间内,第一代塞罕坝人以平均每年5万亩的速度,迅速扩大着林场的绿色版图。

采访团中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承德日报副总编辑周易,对此深有感触。他说,我对塞罕坝的感情来源于我就是塞罕坝下的人。在我小时候,我的父亲作为教师,坝上攻坚造林忙的时候,他就会带着他的学生来坝上造林。几乎从懂事开始,每年都有这样的事情:爸爸上哪儿去了?到塞罕坝植树去了。

由于地处高原,塞罕坝的造林季很短,每到这时,林场都会动员周边群众参加植树,机关干部也不例外。

在塞罕坝历史展览馆,里面陈列着创业者最初的实物和照片:地窨子,马架子……简陋的工具、恶劣的自然条件,抵冰灾、抗旱灾、防火防鼠防虫,进行林间抚育,条件及其艰苦,塞罕坝人却从未放弃。

半个多世纪以来,塞罕坝人忠于使命,不忘初心,努力为国家交出的合格答卷支撑起了巨大的生态系统,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清洁淡水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同时也为京津地区筑起了阻断沙源的绿色长城。

周易认为,塞罕坝的精神影响了围场造林半个世纪。半个世纪前,围场森林覆盖率大约是5.8%,现在延伸到承德市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6.7%,在华北是最高的,完全有理由说它是华北绿肺。

一部名为《情洒荒原变绿洲》的专题片展现了塞罕坝人半个世纪以来艰苦创业的艰难历程。老书记王尚海带领大家在马蹄坑植树大会战,六女上坝等第一代塞罕坝创业者艰苦创业的故事,让记者们感触颇深。

现在,在河北广播电视台从事IPTV新媒体业务的王旭辉,就是这部专题片的主创人员。那时作为农民频道的记者,王旭辉从2005年开始关注塞罕坝。现在条件好了,从石家庄开车到塞罕坝也要九个多小时,而过去的十多年中,王旭辉到这里的准确次数他没有统计过。来的次数越多,了解的情况越多,结交的朋友越多,王旭辉对塞罕坝人的理解越深,感情也越重。他说:相信每一个到过塞罕坝、跟塞罕坝林业工人打过交道的人,可能都有这种深深的感触:他们真的是把这片林子、每棵树都当作自己的孩子去爱护。

集中采访四、五天的时间内,记者们深入各个分场营林区,林场苗圃,攻坚造林示范区、望火楼、防火指挥中心、甚至去林场职工家中进行走访。他们或倾听、或记录、或询问,还有的记者边采访边直播。

老一代塞罕坝人55年前开始创业,在塞上高原创造百万亩林海的人间奇迹令人震撼。而五年来新一代塞罕坝人在石质阳坡上攻坚造林开始的第二次创业同样深深打动了记者们。

石质阳坡,坡度陡、土层薄,薄薄的土层下就是岩石。他们就是在这样的石质阳坡上,采取容器育苗、挖深坑大穴、异地取土、覆膜保水等一系列创新做法,攻克难关,创造了极高的成活率。

他们在石质阳坡攻坚造林试点取得成功后,正逢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更加坚定了他们对林场内仅剩的9万亩石质阳坡的造林困难地推广攻坚造林的成功经验,继续增林扩绿的决心。五年下来,林场已经完成攻坚造林7.5万亩,成活率达到98%。

新华社国内部经济采访室副主任赵超认为,塞罕坝人真正算清楚了两笔账,就是生态账和经济账的关系,这也是大账和小账的关系。只有算清楚这笔账,才能真正懂得我们国家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中国的初衷。

记者团在石质阳坡樟子松容器苗示范区集体采访时意外发现了一窝小鸟,小鸟窝离林间公路仅几米远,有的记者还拍照片发了朋友圈。半个多世纪以来,塞罕坝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物种资源,优美的风光,良好的生态,凉爽的气候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的场所。这一点,也让记者团中唯一的外籍记者中国日报的方丹(中文名)感叹不已。他说:“我认为这是人与自然和谐非常好的例子,现在不只人向大自然索取,而且是我们从沙漠手中抢回这片地来变回森林,我觉得这是为世界其他有大片沙漠的国家,都做出一个非常好的示范”。

集中采访结束后,各个媒体根据自己需要进入分头采访阶段。在望海楼,央视新闻联播还专门派出一个摄制小组与望海楼的刘军夫妇同吃同住。随着时间推进,采访不断深入,记者们的感触也在不断加深。中央电视台河北记者站站长钱江说:塞罕坝全面、真实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样一个理念。

生态文明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生态文明建设也将是媒体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在赵超看来,塞罕坝自身有一种魂,就是他们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做生态文明,用行动来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正是因为塞罕坝的这种不灭的魂魄,才使得他们能够坚持绿色发展,绿色生活,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采访即将结束时,央视记者又专门来到六七天前曾经发现的鸟窝附近,经过远处蹲守,用长焦镜头拍到了亲鸟哺育雏鸟的画面。对比两幅画面,五只小鸟少了一只,让人略感遗憾。但其它四只,羽毛已经长出不少,显示出勃勃生机,让人充满希望。自然生态就是这样,绿水青山是它们的,是我们的,是全人类的,是全世界的。因为,这是我们共同拥有的家园。

从荒漠到林场,到国家公园,再到生态旅游示范区,塞罕坝的变化历经几十年、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塞罕坝的自然美景让记者们赞叹,而塞罕坝人在荒漠里种树,石坡上造林的精神更是令记者们感到震撼。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不仅要珍惜和保护青山绿水,也要像塞罕坝人一样努力去创造更多的青山绿水,修复更多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有青山绿水才有美丽中国,有青山绿水才有美丽经济。这一片片绿色不仅留在了我们的相机里,也将泽被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