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3 让新风吹去旧俗

提起福建泉州、浙江温州、广东潮州这三个地方,除了民营企业家多,经济较为发达以外,同样出名的还有当地讲究排场的婚丧嫁娶习俗。全身戴满黄金首饰的“黄金新娘”,堆满现钞的婚礼现场,上百桌的豪华宴席,长达十几天的白事等等都曾经见诸媒体,铺张攀比之风让人咋舌。也正因为这个缘故,2016年,这三个城市被中央文明委确定为移风易俗工作试点城市,一年多以来,这三个地方的情况有所改观吗?记者进行了调查。

在福建泉州石狮市,记者走进一家高档酒店,正好碰见了两场婚礼,婚礼规模都不大,没有戴满金饰的“黄金新娘”,大厅里甚至还有不少空桌。酒店经理说,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福建石狮市某酒店经理告诉记者,在以前这里都满的,一场婚宴60多桌,而现在一般不会超过25桌。再看看酒桌上的菜,菜品普通,没有太多浪费,也没有出现高档酒水的身影。

通过对福建石狮市某酒店市场部经理的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这里以前一桌大概在三千多到四千,菜品有鲍鱼、螃蟹、海参,还有一人一份的燕窝等等,但很多时候都被剩下了。而提倡理性消费后,现在每桌基本控制在两千元左右。

据了解,不论是在泉州城里还是农村,“黄金新娘”越来越少,这样的小规模婚宴已经成为了主流,还有不少婚礼,不比嫁妆,不比排场,比起了做公益。元旦前一天,旅居菲律宾的老华侨陈文礼回到老家石狮下宅村为儿子办婚宴,新人衣着朴素,仪式简单,只开了二十多桌酒席,还不收分文贺礼,反倒捐出了十万元钱做公益。

陈文礼对记者说:“我本来也是要办一百多桌,但是看到家乡变化,都节约起来,剩下20多桌。村里面现在进步那么多,我没有想法要破坏这个气氛,这样节省起来对村里也好”,新人一家当场捐出的十万元被用于村里的养老、教育事业,村里的小学就是受益者之一。

福建石狮市永宁镇下宅村霞泽小学校长李炯煊说:“这已经在我们村里面形成一种风气,现在不比谁的嫁妆多,而是比谁做得公益大,所以我们这几年接受这方面的捐赠还是很多的。”

“这两年泉州的乡贤,把简办婚丧喜庆节约下来的礼数或者宴请的开支,用于捐赠我们的教育、老人会或者是公益救助等等方面。这些资金高达4.9亿元,目前在泉州,不办喜宴捐公益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成为一种时尚”,福建泉州市委文明办副主任吕宝贝告诉记者。

不仅在泉州,这样的喜事新办、省钱做公益的行为也在浙江温州、广东潮州流行起来。而在白事方面,三地习俗长达十几二十日的丧期也已经逐渐缩短到两三天,丧葬队伍规模大幅缩小,生态安葬也慢慢被人接受。2011年,广东潮州市举办全市先人骨灰海葬活动,仅有8人参与,而到2017年,已经达到了66人。

从以前铺张浪费、攀比之风盛行,到现在节俭公益成为潮流,这三个地方,是如何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扭转当地人的思想观念,改变长达几十年的老风俗习惯的呢?

一个关于《嫁妆莫炫》的公益宣传片,从2015年开始,在福建石狮市每一个大型酒店婚宴举办前都会播放。石狮市“黄金新娘”的消失,和这个宣传片有着极大的关系。这个宣传片的发起者,是石狮市青年商会,由400多个当地青年实业家自愿组成。洪少培,是这个商会的现任会长,他目睹了“黄金新娘”的盛行,深知要改变一个存在了十几年的陋习有多难。

对此,青年商会决定利用自身成员的影响力做点事情。他们首先从自身要求起,会员婚宴,绝对不炫嫁妆,从简办理。其次,利用各种资源配合政府广泛宣传,引导正确的价值观。

福建石狮市青年商会会长洪少培说:“比如我们石狮青商会的会员,响应了我们这个活动,我们也给他配套做很多活动,让他觉得他这个婚礼比那个那种传统土豪型的婚礼更有内涵、更有意义,得到更多人的认可。通过青商的示范,慢慢去改变那些思想比较陈旧保守的这些人的想法。可能一个人说了你不信,十个人说了你还不信,一百个人说了那么你就信了。”

终于,经过一年多近两年的努力,“黄金新娘”在石狮越来越少,几乎消失了。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让他们带头移风易俗,这种方式被广泛应用。泉州、温州、潮州三地宗亲中的老人,有名望的乡贤都成为移风易俗的带头人,他们组成的老人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等,在劝阻铺张浪费中起到了巨大作用。陈明源是泉州市泉港区东张村村民,开拖拉机谋生,去年,他借贷了30万盖了个小楼自住,按习俗,应该大宴宾客,他就准备办30桌酒。但因为盖房子,陈明源本身就欠了很多钱,他还准备向人借钱,来办这个喜事。

听说了陈明源的事,村里的老人协会立刻赶来轮番劝说他简办或者不办,终于把他说动了,只请了八桌。

然而,只是靠倡导和规劝,并不能完全解决根深蒂固的陋习和攀比好面子的心理,怎么能够让移风易俗形成长效机制呢?常言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还要看干部”,管住党员干部的行为,是关键。早在2014年,泉州市就出台《泉州市厉行节约文明举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查严惩那些明知故犯的党员干部,加大曝光力度,形成威慑作用。温州也出台了相关各项规定,以刚性制度形式,约束党员干部。但是,党员干部约束住了,群众却没有办法约束,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泉州永春五里街镇儒林社区正在进行一场讨论,目的是讨论是否要详细规定红白喜事规模,参会者是社区老人协会、红白理事会的成员,以及一些党员、村民代表。事实上,好多年前,社区就拟定了村规,倡导红白喜事简办,但是效果并没有特别理想。

为了加大约束力度,三地越来越多的村镇开始在村规民约中,详细规定红白事操办的形式、规模、酒席桌数,甚至烟酒的规格,还制定奖惩措施进行引导。这几天,浙江温州乐清市大荆镇北吕岙村的村公告栏里就出现了一张检讨书。原来不久前,一个村民在操办家人丧事中违反了“村规民约”中关于操办丧事相关规定。经过大荆镇党委研究决定,这个村民作出了书面检讨。

浙江乐清市文明办主任吴良成说:“群众性事情要用群众解决,把它纳入村规民约中体现村民委员会的组织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自我监督 自我约束。通过‘村规民约’,这个‘小宪法’更加接地气,在处罚约束上更加有力、有效。”

除了村规民约,地方性法规也相继出台。泉州将在2020年完成移风易俗地方立法工作,确保陈规陋习治理有法可依。破了旧,就得立新,不然,陋习就会像割不尽的野草随时重生,如何立,怎样立?文化是抓手。

这里是广东潮州文里村,村子里一片朝气蓬勃的景象。可是在90年代可不是这样,当地不少村民做生意赚了钱,口袋富起来的同时,脑袋却没有同步富起来。如今,村风村貌的改变得益于村中大力开展文化活动,村中的书画室随时开放,村中的歌舞队甚至获得了与明星同台演出的机会。潮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潮州市文明办主任王剑锋说:“我们把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弘扬新时代文明新风结合起来,来培育群众的文化自觉,要让群众富起来之后,口袋富了,脑袋也富了。”

泉州泉港区首届网络孝文化节,在台上,几十位村民为自己的父母亲洗脚,不少人都感动得流下了热泪。网络上,不少人指责这是作秀,可是,真正参与的人却不这么想。

福建泉州泉港区东张村村民陈龙伟对记者说:“像我小的时候,如果我爸爸能坐在那边,让我给他洗个脚多好,当时是这种心态。现在我有一个6岁的女儿,她看着我们用手机拍下来了,在微信上,她看了马上就讲,爸爸再给奶奶洗一下啊,女儿还经常提起这样子,所以孝顺真的是不能等。”

在浓厚的“孝”文化氛围的积极引导下,东张村每年都能评出40户“好儿女”、“好媳妇”、“好邻居”,家家户户不再比着大操大办丧事,而是比着在老人在世时尽孝。原来存在的“生时没人认,死后一大阵”这样的情况几乎看不见了,厚养薄葬蔚然成风。

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既是铺张浪费,也增加了人情负担,这样的习俗无疑是陈规陋习,需要改变。而在一些地方,人们把浪费在酒席上的钱用来做公益,建设家乡,既积德行善,又方便了亲朋好友,也方便了自己。这样的新风俗值得提倡。我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社会的物质文明提升了,我们的习俗文化也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与时俱进,变得更文明,更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