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 20180615 万里援疆路 浓浓粤新情
中国地图上有这样两个地方,一个位于我国东南,在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另一个位于我国西北,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托云牧场。这个边境牧场和吉尔吉斯斯坦接壤,居民大多是柯尔克孜族。可能很多人对这个民族还不太了解。而时间倒退几年的话,那里的牧民们也很难想到,他们的羊竟然会卖到五千多公里外的广东去。而让双方结缘的正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家战略——对口援疆。从1998年开始,广东省先后对口支援了新疆哈密地区和喀什地区。从去年开始,新一批援疆干部又来到了喀什。一个来自经济发达地区,思想观念超前;一个是深度贫困地区,思想保守甚至落后。这样的交融会产生怎样的一种“化学反应”呢?
5月30日一早,托云牧场的羊肉经销点里又热闹了起来,牧民们的老朋友——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驻兵团三师工作队的人给他们带来了一份惊喜。
原来,去年9月份,东莞市凤岗镇就和托云牧场签了协议帮他们卖羊肉。来自高原的羊肉在广东很受欢迎,一次的订单就达到了几吨。牧民们屠宰好的羊没有足够多的冰柜来速冻,很是发愁。这一次,援疆干部们带来的几个大冰柜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广东人吃上了高原羊肉,牧民们也得到了实惠。和以前在喀什地区销售相比,每斤羊肉牧民能多赚十块钱。去年的几个月里,牧民阿依甫·库瓦的收入就比以前增加了四万五千块。在援疆干部的帮助下,想把生意做大的他还到内地去考察了市场。
凤岗镇帮托云牧场卖羊肉,在广东援疆的工作中,有个专业的说法叫团镇结对。和援疆的大资金大项目相比,他们形容这属于规定动作之外的自选动作。也就是说,大盘子里的援疆资金你不能动,想给当地群众办些具体而细微的实事儿,结对子的镇得自己去想办法。
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驻兵团三师工作队廖唯方告诉记者,从2010年开始,他们就把三师的16个团场和东莞的16个镇街进行了一对一结对。从民生、扶贫、教育、文化等等各方面进行项目交流、对接。把具体的扶贫工作、对口援疆工作落实到户,到村,到人。
团镇结对所解决的事儿可能并不大,但对于提升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却至关重要。除了东莞以外,现在广州市和疏附县、佛山市和伽师县也全面开展了结对帮扶。
从人们最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公共服务等处着手,2017年,广东省直接投向民生领域的援疆资金就超过了18亿元,极大改善了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大到住房,小到一斤羊肉多卖几块钱,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不仅加深了当地群众与援疆干部的感情,更能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助力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但脱贫又不是简单地给点钱、建建房就能解决的。怎么让更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并能持续下去?近年来,广东援疆人重点推出的方法是,抓产业促就业。通过建设产业园,吸引内地企业来喀什地区办厂,让大量贫困人口走出农村成为赚工资的产业工人。
这片现代化的厂房在2015年之前还是一片荒芜的戈壁滩,它就是广东产业援疆的主项目之一——兵团草湖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园。到今年年底三期项目全部达产后,这里的年产值将达30.5亿元,创造就业岗位约5000个。
和这个产业园的模式不同,伽师县兴业中小企业孵化基地走的则是一条“以商招商”的路。也就是说,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吸引来专业的工业地产运营商,由他们建设厂房,再去全国各地招商。用小资金撬动大杠杆。
目前,这个民营孵化基地已经吸引来了24家企业,还有17家外地客商预签了进驻意向。到今年年底,仅这里就可以创造1万个就业岗位。
艾合买提江·吾浦尔去年就在这里找到了工作,当生产组长的他月薪有3000元。不过,艾合买提江并不甘心只是脱贫。今年3月,他在员工宿舍区租场地做起了烧烤。为了鼓励他创业,企业还给他免了半年租金。生意越来越红火的他一鼓作气又租下了小区门口的空房,开起了杂货店。家里人和亲戚都来帮忙。现在,工资加上创业,他每个月的收入都能达到8000块以上。不仅全家脱贫,更成了村里人羡慕的对象。
艾合买提江的故事让人感觉挺励志,但实际上,这也就是今年才会有的效果。前两年,援疆干部去村里招工都很困难。尤其是纺织服装企业招的大多是女工,在当地的思想观念里,女性出门务工会有不少阻力,甚至连她们自己也是阻力中的一分子。
好不容易劝说了一些人来厂里打工,可一发工资,企业主们又傻眼了。
喀什地区伽师县兴业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党支部书记李军说,工人们发完工资全都跑了,钱花完了就又回来了。没有组织纪律性,别说团队意识了,积极要求上进,多学技术,多挣钱这些观念几乎没有。
在经济发达地区积攒的管理经验在这里大都已失灵,怎么办?几经沟通,援疆干部们下决心要放开思想,结合这里的情况因地制宜想办法。第一步要解决的就是语言关。很快,国语讲习所就在产业园里建立了起来。不仅免费教你说国语,每听一堂课还补几十块钱误工费。慢慢地,发现学了国语能更好地和师傅交流,来听课的人也越来越多。
另外还有一种鼓励员工学国语的土办法。长达一千多字的好员工标准50条,大家都争相上台去背。背诵好了就给予奖励,发奖状,还给钱,大会小会表扬。
办法虽土却有效。现在,这样的奖励对员工来说已经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激发了她们内心的荣誉感,和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古再丽努尔·库尔班是个聋哑人,她告诉记者,丈夫嫌弃她和她离婚了,但进厂后她能挣钱养活自己了,学了国语后还能看书、和别人用文字交流。她现在很开心,也自信多了。
语言交流更顺畅后,员工们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赚的工资也水涨船高,工作态度、甚至在家里的地位都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为了解除员工们的后顾之忧,援疆队还帮助一些企业建起了幼儿园。国语教学从娃娃就开始抓起了。
在攻打语言关的同时,广东还推动各产业园和援疆企业建立脱贫攻坚讲习所和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工人们了解国家的各项政策、认识外面的世界、切实促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正在不断拉近各族群众的心,有不少少数民族员工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现在,在喀什的一些学校或乡村里,有时能看到一些人舞狮的身影,这个原本来自珠江之畔的习俗如今在天山脚下也扎了根。而阳光下少数民族的孩子们听着专业教练的国语指令,正在恣意地奔跑,享受着足球带给他们的快乐……
此次南疆之行,少数民族同胞精神面貌的改变尤其让记者印象深刻。他们纯朴的脸上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洋溢着认识到自身价值的欣喜。在大街上,一群正在玩耍的孩子可能会纷纷用汉语对你说“你好”。语言、文化的交流交融让各个民族间有了更多理解和认同,而这些绝对不是简单地给钱给物就能实现的。来自改革前沿的广东援疆人不是生搬硬套各种理念,而是用最朴素的方式做到了这一点。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正是基于团结和尊重。只有这样,全国各民族才能真正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