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8 中国人 精气神(二)

《焦点访谈》 20180618 中国人 精气神(二)

今天是端午节,在中国各地,有各种各样的节日活动,赛龙舟、包粽子、插艾叶,这些节日活动,都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承载着传统文化,也在岁月长河中,传承着“民族精魂”。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是什么?它藏在一张张面孔里,藏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

黄大发

36年,他绝壁凿渠,只为村里的百姓不再受缺水之苦。

贵州省遵义市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村民杨持禄说:“我们这个地方,过去十种只有一收,就是种十年,只有一年有好收成,其它九年都是干旱的。”

因为严重缺水,草王坝的村民只能种红薯、土豆、玉米,吃玉米做成的苞谷沙。

草王坝村原党支部书记黄大发说:“1959年下半年就闹饥荒,老百姓饿了找不到粮食到处找叶子吃。当初我有个梦想,长期的梦想,我本身是共产党员,我要帮老百姓做点什么事,我的梦想就是要修这个‘红旗渠’”。

那一年,黄大发开始带领乡亲们开凿水渠。草王坝村村民杨春友说,岩石很难打,钢钎打上去起火花,炸药只能炸出个小窝窝,再慢慢用钢钎十字锹来凿。

水源地距离草王坝数公里,却需要横跨三座大山、三道几百米长的绝壁。凿通这三处绝壁,是修渠成功的关键。

黄大发说:“我不怕,我怕其他人更会怕。共产党员你怕牺牲行吗?我就发狠,就下决心,不管什么事,我拿生命换。这个水哪一天过不来,我就哪一天不收兵。”

36年坚持,黄大发经历过失败;36年坚持,黄大发失去了和女儿见最后一面的机会。他说:“我这一生来,有好的有坏的,但是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支撑我渡过难关。”

1995年端午节,长7200米主渠和2200米的支渠修建完成,几辈人等待的生命之水流进了草王坝。

1995年前,草王坝村人均收入80元;2015年,草王坝人均收入5760元。

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黄旭华

离家30载,隐姓埋名30载。他,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威慑力量的国家。

清晨,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走进719所,开始工作。他告诉记者:“1958年开始一直到今天为止,没有离开过核潜艇工作,就是我一个人,这一点我自豪。”

核潜艇是一个国家最为倚重的战略核打击力量之一。1954年,美国建造了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黑鹦鹉号”;1957年,苏联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58年,中国核潜艇研制,艰难起步。

黄旭华说:“有关核潜艇的技术参考资料我们国家是空白的。再一个国外对我们严密封锁,不可能有专家来指导我们。”

年轻的黄旭华,开始自力更生研制中国第一艘核潜艇。

研制一艘重达几千吨的核潜艇,需要精确计算成千上万的核心数据,在当时的中国,黄旭华他们能依靠的计算工具只有算盘。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下水仅仅是核潜艇成功的第一步。第一次极限深潜试验试验队队长、中船重工第七一九研究所研究员龙庆文说:“极限下潜深度试验没做的话,我们的核潜艇不敢到极限下潜深度和敌人去对抗,别人200米,我们不敢去啊。”

在极限深度,任何一个细微之处承受不住深海的压力,将会艇毁人亡。

作为总设计师的黄旭华,决定亲自参加试验。出发前,他把决定告诉了妻子。妻子说:“你应该下去,你是总师,你应该下去,不然你这队伍带不动了,万一出什么事情你负责不了。”

1988年4月,中国核潜艇第一次极限深潜试验,黄旭华迎来了人生中的生死考验。

整整4个小时,深度仪的指针逐渐指向极限深度。试验成功,新纪录诞生。核潜艇经受住了考验。黄旭华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中,亲自参加极限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1988年9月,中国导弹核潜艇成功水下发射潜地导弹。为了这一刻,黄旭华已经离家30年,隐姓埋名30年。

黄旭华说:“父亲到去世的时候只晓得他儿子在北京,只晓得信箱号码,不晓得其它。难道我的心里面就一点活动都没有吗?不是的,我忍住。”

2016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游弋深海40年后光荣退役,它的总设计师黄旭华依然在“服役”。今年,黄旭华95岁。他说:“党如果要求我把血一次流光,没有意见,党如果要求我的血一滴一滴慢慢流,一直到流光未至,我黄旭华能够做到,毫无疑问。今天如果组织上没有叫我退休,退下来,那我一直坚持工作,做到我不能做为止。”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三国·蜀汉】诸葛亮

徐立平

他的工作极度危险,他,是中国火药“微整形”第一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国家高级技师徐立平说:“我们是直接接触火药进行操作,我们的工作无时无刻不在危险之中。”

固体燃料发动机是导弹和运载火箭的动力之源,燃料药面整形是制造固体燃料发动机必需工序之一。药面整形也叫雕刻火药,这是世界级技术难题,无法用机械替代。

“这个东西的危险性在于,它一旦发生燃烧,会产生几千度的高温,人的逃生机会几乎是没有的。”徐立平说。

雕刻过程不允许反复打磨,0.5毫米是火药表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徐立平触摸一次,就能精准判断需要切削部分的尺寸,精度误差不超过0.2毫米。

1989年,我国某重点型号发动机药面出现问题,必须挖开填筑好的火药才能找到并解决问题。那一次,徐立平距离死神只有一步之遥。

发动机壳仓仅容一名操作人员,徐立平只能半躺、半跪在里面。

徐立平说:“在里面干的时候除了铲药的沙沙声音,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我们的生命就交给了手里这把整形刀,这个刀一旦挖不好,燃烧起来,可以说连逃的一点点机会都没有。”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两个多月的时间,徐立平和队友们整整挖出300多千克火药。

徐立平说:“会时刻提醒自己,这是一个危险工作,对待这种工作的时候,我会把它当成第一次去干,第一次操作那种心态去干,这样的话才能保证它不出问题,千万不要超过自己的安全底线。”

最深切的安全线在徐立平心里,这里装着他30年来对这项特殊工作的担当和责任,这里装着他30年要求自己万无一失的精湛匠艺。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上古时代】《尚书》

中国航天员

他们是一群飞天“超人”,他们的英勇无畏,成就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

20年前,1998年5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

20年间,中国航天员六上太空;20年间,中国航天员不断刷新进军太空的中国高度。辉煌背后,是中国航天员20年的拼搏与坚守。

中国航天员经受住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考验,创造了世界航天员零淘汰的纪录。

2008年9月27日下午,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他们的任务是验证太空出舱行走。然而,翟志刚使尽了全身力气拉舱门,舱门却丝毫未动。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翟志刚说:“如果门打不开,那我肯定就出不去,我要是出不去,神舟七号的飞行任务就没有完成。”

情急之下,两位航天员用辅助工具撬开了舱门。就在此时又一个“意外”接踵而至:神舟七号报告,仪表显示轨道舱火灾。这是航天员最害怕出现的故障之一,很可能导致航天员无法返回。

翟志刚说:“这个时候伯明就问我,咱还出不出舱,我说出舱,非常坚决,也非常坚定。”翟志刚走出了舱体,挥舞国旗。

20年,6次飞天,6次凯旋,这背后,是每一位中国航天员的默默坚守和无悔付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特级航天员杨利伟说:“我们回过头理解,确实是你选择了它,就选择了责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这一张张面孔体现出的精气神,贯穿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也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不变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