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在这次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当中,各支医疗队更是打出了中西医结合救治的“组合拳”。除了在轻症患者的治疗当中发挥作用,2月20日,围绕救治重症患者,12个国家级中西医结合重症专家组开始巡回指导,针对重症患者制定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一场中西医联手的“抗疫战”正在进行。
武昌医院ICU病房里,一位接受插管治疗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病情一直没有好转,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重症医学专家杜斌,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进行了联合会诊。
患者使用呼吸机已经两三周时间,但血氧饱和度却始终不稳定,人机对抗的情况比较严重。专家们尝试用中医的手段帮助病人缓解症状,以便能更好地适应呼吸机的支持治疗。
人机对抗的情况是很多重症患者病情反复的原因之一,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一个难点。中医的理念和手段与西医的治疗方法相结合时,解决这样的难题有了新的机会和出路。
快速判断,现场开药方。这是从2月20日开始,中西医结合重症专家组在武汉市40多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里的工作状态。
会诊已经进行了五轮,包括刘清泉院长、杜斌教授在内的数百位专家们集合中西医各自所长,为重症患者给出最有针对性、辨证施治的方法。
病人情况的逐渐好转,是一线医生们能够体会到的变化。
在疫情暴发之初,奔赴武汉一线的医护人员中有340多位国家级中医专家,他们组成三支中医医疗队驰援武汉,全国中医药系统3200多人进驻湖北抗疫第一线。
在还没有针对性的药物和有效治疗方法的情况下,7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指导组专家成员张伯礼提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
专家们通过反复采集不同病患的流行病学史和主要症状的演变过程,根据前期的治疗经验和各省专家的临床实践,总结出相应规律和中医诊疗办法。
1月22日,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三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就已经纳入了详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首先在轻症患者中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中医医疗队开始成建制参与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
从2月14日到3月10日,武汉江夏方舱医院运行期间,来自天津、江苏、河南等五个省份三甲医院的209名中医医护人员作为国家医疗队驻扎在江夏方舱。
在运行的26天中,收治在江夏方舱医院的患者们每天接受的治疗中除了必要的西药和西医检测手段之外,每天还要服用两次汤药,医生们还因症状不同增加了不同的协作处方和中医治疗手段。
体力稍微好一些的病人还可以跟着医生打一套八段锦或者太极拳,调节气息、帮助肺功能慢慢恢复。截至3月10日江夏方舱医院结束运营,江夏方舱累计收治的560多名轻症患者中没有一位转成重症。
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张忠德带领广东省中医院的100多名医护人员,接管了三个病区。最初收治的近200名患者,情况都不是很乐观。
17年前同样奋战在非典一线的张忠德,曾因感染与死神擦肩而过。那一次的经历让他对中西医融合并用,抗击突发疫情的效果有了直接的理解和体会。这一次,他带着经验来到了武汉抗疫一线。
在湖北,新冠肺炎确诊病人的治疗中,中医药参与率超过75%。截至目前,6万多名治愈出院的确诊患者中,大多数患者使用了中医药。
在接受采访时,中国工程院张伯礼院士用最新发表的一组对比数据,向记者解释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优势。
其实对于每一位医者而言,面对威胁生命的疫情,在抗疫战中并肩作战的他们没有中西之分,没有此长彼短,只有仁心仁术,也只有把患者一个一个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才是他们最大的成就感。
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一直在抗疫主战场上积极作为,再次让人们见证了中西医联手的力量。一个是在几千年传承当中不断总结和发展的中国传统医学,另一个是结合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西医科学,中医和西医,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擅长,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医学手段,厚此薄彼是不对的。治病救人既需要发挥好现代医学的作用,同时也要继承发扬中华传统医学精华,守正创新。正如采访中一位专家所说,我们要把两种医学融合发展,呈现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东西,这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