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8今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 “流动的中国”焕发勃勃生机
- 国庆中秋假期消费市场人气旺活力足
- 各地活动丰富多彩乐享假日时光
- 文旅融合新疆西藏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 海采:说说“十四五”这五年
- 青海因地制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 秋雨连绵影响全国多地北方局地出现降雪
- 国内联播快讯
- 加沙地带停火谈判继续哈马斯称以色列必须彻底结束对加沙地带的侵占
- 俄称新控制两个定居点乌称在多个方向击退俄军进攻
- 国际联播快讯
- 二十四节气·寒露
以下为详细的文字版全文: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鲜明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所蕴含的科学真理价值、博大文化胸怀和鲜明实践品格,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文化实践中不断彰显,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这个国庆假期,在北京中轴线北端,坐落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内的中国考古博物馆人流如织。“文明起源”“宅兹中国”等专题陈列,让观众沉浸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浩瀚长河,感悟“何以中国”。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历史研究院时强调,要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鲜明提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深刻阐述“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考察文化遗产,探寻文明根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在引领和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2023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这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的思想结晶,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示了文化坐标、锚定了文明航向。
民族复兴需要精神引领,思想光辉照亮奋斗征程。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今年,《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等相继出版发行。广大党员干部深学细悟,用党的创新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文脉在赓续传承中绽放新光彩。
北京中轴线、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春节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国宝文物子弹库帛书二、三卷回归祖国……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深入实施,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稳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迸发出强大生命力,并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截至目前,我国共有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国文艺创作精品频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舞剧《杨家岭的春天》、话剧《苏堤春晓》植根传统,引发情感共鸣;总台深化“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创新视角拍摄,以85种语言向全球转播报道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完美呈现传世经典;我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一系列国产电影赢得票房口碑双丰收;文旅公共服务惠及城乡,让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百姓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日益提高。
中国持续推动青年、智库、政党、媒体对话交流,架起一座座友谊和理解之桥。从“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到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华文化在与世界文明共绘新篇的历程中,让世界看到一个古老文明海纳百川的气度。2024年6月,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之后,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习近平文化思想熔铸古今、汇通中外,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引领亿万国人坚定文化自信,在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流动的中国”焕发勃勃生机
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4亿人次,创历史新高。随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持续完善,“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正加快实现,“流动的中国”不断释放发展活力。
假期首日,迎来出行最高峰,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3.36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313.2万人次,创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交通运输部今天(10月8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24.32亿人次,日均超3亿人次,同比增长6.2%。
这个假期,22.4亿人次选择公路出行,其中自驾出行比例高达八成,租车出行同比增长18%,成为假日经济新的增长点。从川西高原到湘鄂山区,从赣西南腹地到吉林边境,更多新高速解锁出行新体验。
铁路旅客发送量连续四天突破1800万人次。高铁触达更多地方,让旅行实现“说走就走”。假期前刚开通的沈白高铁、襄荆高铁在东北、华中地区形成了多条旅游环线,沿线旅游出现井喷式增长。
这个假期,流动的活力跨越国界。民航预计累计运输旅客1917万人次,日均国际客运航班量同比增长10.6%。新开复航的多条国际航线开启了一场中国与世界的双向奔赴。
国庆中秋假期,每天有1.3万列列车驰骋在神州大地,超过1.9万班航班翱翔蓝天,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为旅客出行提供了重要保障。一张世界最大的现代化交通网向我们绘就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
国庆中秋假期消费市场人气旺活力足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消费市场活力十足。商务部重点监测的78个步行街(商圈)客流量、营业额分别增长8.8%和6.0%。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7%。
绿色、智能、国潮消费亮点突出。商务部监测的主要电商平台数据显示,节日期间绿色有机食品销售额增长27.9%,智能家居产品增长14.3%,国潮服装增长14.1%。商家推出低油、低糖月饼,受到消费者青睐。
服务消费热度攀升。一批优秀国产影片带动观影热潮,截至10月8日15时,国庆档电影票房超17.9亿元。多项体育赛事掀起观赛热潮,各地开设集美食、文创与特色商品为一体的观赛“第二现场”,将赛事热度延伸至消费端。
各地活动丰富多彩乐享假日时光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各地活动丰富多彩,人们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乐享假日时光。
在北京,10条红色主题游线路让人们重温峥嵘岁月。与此同时,长城国潮、运河休闲、户外音乐会等多元主题场景成为首都假日消费新增长点。这个假期,北京共接待游客2509.4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增长显著,接待游客11.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8%,旅游总花费增长了54.1%。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各地特色文化活动人气旺。金秋十月,四川九寨沟湖水湛蓝,山林渐染秋色,共同构成一幅秋日美景,吸引八方游客。这个假期,九寨沟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约4万人次。湖南益阳的非遗集市汇集了湖南全省14个市州的非遗项目和产品,人们参与其中,沉浸式感受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在江西南昌,有着800多年历史的豫章书院经过修缮后全新亮相,以“书院+水系”的文旅新场景,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一场传统文化体验之旅。
在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福建漳州古城,非遗展演、情境戏剧等轮番登场,为人们带来了一场融合闽南风情、非遗技艺与国潮元素的文化盛宴。在江苏扬州古典园林,园内采用“光影+演艺+互动”的模式,将经典景观串联成一条梦幻的夜游路线,深受游客喜爱。在浙江龙泉,青石板路灯笼高悬,朗朗童谣声中,游客们提灯夜游、选购非遗好物,感受节日氛围。在安徽歙县徽州古城,各式鱼灯点缀街巷,民俗巡游队伍穿行其间,吸引游客驻足拍照。
文旅融合新疆西藏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今年以来,新疆、西藏深挖特色资源,多措并举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游客数量创新高。
金秋时节,天山南北美景如画。在伊犁州那拉提景区,一场秋日降雪与漫山遍野黄绿交织的树木相映成趣。在塔里木河畔,胡杨林迎来最佳观赏季。景区今年新增了停车场、环湖自行车道和露营基地等设施,国庆中秋假期日均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
此外,“文物游”“考古游”“博物馆游”的加快发展也让来新疆旅游的人们有了更多新选择。这个假期,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试运行,近3000件展(藏)品,涵盖了文学、音乐、舞蹈等多个类别。
今年,新疆持续擦亮“新疆是个好地方”文旅品牌。在开发低空旅游、度假型自驾营地等消费新场景的同时,还增设旅游适老化设施设备,进一步加强市场综合监管,旅游消费环境不断优化。今年前9个月,新疆累计接待游客超2.6亿人次,同比增长8.36%。
这个假期,雪域高原西藏游人如织,人们走进自然,共享生态之美。在山南市羊卓雍错,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让人们饱览高原风光,感受民族风情。在林芝市巴松措,每天来这里观光徒步的游客达到了约6000人次,同比增长29%。
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西藏出台多项政策举措,支持文旅深度融合,并举办了“西藏味道体验周”“来西藏摘星星”“冬游西藏”等宣传推广活动,大力发展“康养游”“文博游”等精品旅游路线。今年1—8月,西藏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70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11.3%,文化产业产值超100亿元。
海采:说说“十四五”这五年
“十四五”以来,我们的经济根基越筑越牢固、创新驱动越来越强劲、绿色底色越来越鲜明,民生保障持续优化,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五年的时光,既见证着国家的发展,也记录着百姓的生活。海采《说说“十四五”这五年》,今天(10月8日)去听听大家怎么说。
青海因地制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十四五”期间,青海因地制宜,着力培育具有当地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走进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的盐田上,5G采盐船忙碌穿梭,这里是全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十四五”以来,青海加快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目前已基本形成“钾、钠、镁、锂、氯”五大产业集群,钾肥总产量占全国77%。
“十四五”期间,青海清洁能源与新能源装机占比分别达到94%和72%;同时积极融入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和“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发布了5项绿色算力地方标准。截至今年8月,青海在建已建数据中心标准机架19万架、算力规模1.7万P。
作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青海农牧业绿色有机优势明显。“十四五”以来,青海大力发展冷凉蔬菜和冷水鱼产业,湟中国家级高原冷凉蔬菜产业园、龙羊峡三文鱼产业科技园等重大平台建成投用,越来越多的青海特色农畜产品走出高原。
秋雨连绵影响全国多地北方局地出现降雪
连日来,冷空气影响我国多地,中央气象台今天(10月8日)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气象监测显示,昨天至今晨,云南中南部、贵州西部、广西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四川东北部、陕西西南部和北部、山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雨。
在河北,交通部门启动应急保障机制,重点加强环京津等14条易拥堵路段的疏导管控。在山西,水利、自然资源、气象等部门做好实时监测、防汛预警和转移避险等防范工作。
黑龙江大兴安岭昨天迎来入秋最大降雪,积雪深度超15厘米。当地城管、交警等部门上道清理积雪、疏导交通。昨晚,新疆乌恰县境内国道315线部分路段突降雨夹雪,影响夜间通行安全,交警迅速赶往现场疏导交通。通过警车压速、带道等方式,引导车辆有序通行。
中央气象台预计,今明两天冷空气将继续影响内蒙古河套及东北、华北、黄淮等地,上述地区气温先后下降4—8℃,局地降温10℃以上。
国内联播快讯
前8个月全国农业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4.1万亿元
金融监管总局最新数据,今年1—8月,全国农业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4.1万亿元,同比增长3.59%。其中,粮食作物保险保障金额1.17万亿元,同比增长6.18%。目前,我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实现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全覆盖,地方优势特色农作物保险基本覆盖农林牧副渔各领域。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已覆盖近1.9亿人
国家医保局消息,目前,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已覆盖参保群众近1.9亿人,累计筹集资金过千亿元。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超过了8800家,“十四五”期间累计为200万失能人员提供生活照护及医疗护理服务。
“十四五”以来国开行超万亿元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
截至8月末,国家开发银行“十四五”以来已发放保障性住房贷款48亿元,助力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6.2万套;发放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9781亿元,惠及城中村居民94.2万户;发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贷款407亿元,有效支持了各地城市发展方式转型。
渝昆高铁川滇段完成全部架梁任务
今天(10月8日),重庆至昆明高铁川滇段架梁任务全面完成。渝昆高铁预计2026年年底通车。届时,重庆至昆明的最快运行时间将从现在的约5小时压缩至2.5小时以内。
中欧班列中通道今年通行量突破3000列
今天(10月8日),随着一列满载汽车配件和日用百货等商品的中欧班列经内蒙古二连浩特铁路口岸驶出,中欧班列中通道今年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列。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是中欧班列中通道的关键节点,运营线路目前达74条。
加沙地带停火谈判继续哈马斯称以色列必须彻底结束对加沙地带的侵占
7日到8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以色列代表团在埃及举行的关于加沙地带停火协议间接谈判继续进行。哈马斯首席谈判代表哈利勒·哈亚7日表示,他们的谈判目标是立即停止冲突,达成被扣押人员交换协议。他还表示,以色列必须彻底结束对加沙地带的侵占,这一点应得到停火斡旋方的“真正的保障”。哈马斯高级官员塔希尔·努努今天(10月8日)称,已经与以色列方面根据商定的标准和人数交换了待释放的被扣押人员名单。目前,以色列官方对于此次谈判没有作出表态。
巴方称以军持续袭击加沙地带多地
据巴勒斯坦媒体7日报道,以军当天对加沙地带多地发动袭击,造成至少1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另据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今天发布的消息,自10月4日黎明到7日晚间,以军对加沙城等多地进行了超230次空袭和炮击,已造成118人死亡。
以色列国防军7日下午发表声明说,也门胡塞武装当天在一小时内向以色列发动了4次无人机袭击,均被以军防空系统拦截,以色列城市埃拉特响起防空警报。胡塞武装方面暂时没有回应。
俄称新控制两个定居点乌称在多个方向击退俄军进攻
俄罗斯国防部7日称,俄军在顿涅茨克和扎波罗热控制了两个定居点,打击乌军能源和交通设施、燃料仓库、外国雇佣兵临时部署点等。乌克兰军方同一天称,前线地区战斗持续,乌军在多个方向击退俄军进攻,并在库皮扬斯克、托列茨克等方向向俄军发动进攻。
俄罗斯总统普京7日在圣彼得堡主持召开国防部和武装力量总参谋部领导层会议时表示,目前俄军完全掌握特别军事行动区的战略主动权,俄军将实现特别军事行动的所有目标。
乌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7日称,在俄方拥有显著人员数量优势的情况下,无人操作系统是乌克兰威慑和作战的有力武器,乌军在无人机使用方面仍占有优势。
俄表示若乌装备“战斧”导弹将引发局势严重升级
美国总统特朗普6日称已就是否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作出“某种决定”,他还表示需要了解乌克兰打算如何使用这些导弹。
针对这一消息,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7日表示,某些型号的“战斧”可配备核弹头,如果有关方面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可能将成为俄乌局势严重升级的节点,但不会改变前线态势。
国际联播快讯
美政府停摆持续多地航班出现延误
据美国媒体7日报道,美联邦政府停摆持续,导致大量航空管制人员被迫停薪休假,当天洛杉矶、芝加哥、纽瓦克、休斯敦等多个重要城市的机场出现航班延误。美联邦航空管理局7日称,该机构面向公众的信息服务也将受到限制。
因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医保等问题上存在分歧,美国会参议院未能在政府资金耗尽前通过新的临时拨款法案。10月1日起,美国联邦政府时隔近七年再次停摆。
德国工业新订单连续第四个月下降
德国联邦统计局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部分行业需求疲软影响,德国8月份工业新订单环比下降0.8%,为连续第四个月下降。数据显示,当月汽车行业新订单环比降幅为6.4%。此外,计算机、电子及光学产品制造业新订单环比下降11.5%。德国联邦统计局方面表示,今年6月至8月,德国工业新订单较之前三个月环比下降2.3%。
二十四节气·寒露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节目的最后,我们一起感受寒露节气的自然和文化之美。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气温更低,露水增多,快要凝结成霜。
白云红叶,菊有黄华,大地宛若一幅淡彩水墨。于此清秋,民间素有登高游览、踏秋赏花的风俗,这既是应时而动,也是荡涤心怀。
农谚说“寒露到,割晚稻”。田野间,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累累的果实为静谧的秋光注入温暖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