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20170317 守住根脉 传承发展

今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就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发布了意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进行了部署。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从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到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从戏曲振兴到中华老字号做精做强,从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到支持中华医药、中华武术等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项目走出去,涵盖的范围很广。要说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不妨先从《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说起。

2017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吸引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激烈的诗词对抗让好几位选手成为年轻人的新偶像。

最终,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战胜了众多强劲对手,获得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

在现场观众向她欢呼祝贺的时候,《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收视也创下新高,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科教频道累计收看观众11.63亿人次,收视率达到1.95%。

节目的热播引发了各地诗词类书籍的热销。“诗词热”在学校中的影响更大。寒假过后,长沙真人桥小学开学第一课是组织学生们玩“飞花令”游戏,角逐校园最佳诗词高手。北京市呼家楼中心小学把120首古典诗词增加到学校的早读课本中。《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成为2017年开年之后一个现象级的事件。在节目中担任嘉宾、并参与了节目设计过程的康震教授坦言,参与之初,并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没有让人瞠目结舌的噱头,也没有可供炒作的话题,人们为什么爱看《中国诗词大会》呢?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引起了共鸣——无论参赛的选手,还是电视观众,都沉浸在古老诗歌营造的氛围中,激情被诗兴点燃,并获得心灵的慰藉。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正经历深刻变革,国际社会持续动荡,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迫切需要加强政策支持,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2017年初,伴随着一部从一个特殊角度反映全面从严治党的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播出,一部历史正剧《于成龙》也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了。一个是现实社会的反腐利剑,另一个是历史上的廉政标杆,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在同时段播出的电视剧中,《于成龙》脱颖而出, 连续多日收视率保持在1.2以上,超过了很多网络小说改编剧的收视率。

于成龙是我国清代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他因为刻苦廉洁、刚直不阿、一尘不染的人格魅力,在世时博得了民众的爱戴和官场的器重,曾被康熙皇帝赞为“古今廉吏第一”。严谨的制作、端正的历史观、价值观成就了电视剧《于成龙》的大家风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传承发展,还需深入阐发文化精髓、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滋养文艺创作、使其融入现代人们的生产生活。

在2013年底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城镇建设时提到: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著名学者冯骥才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在他看来,留住一抹乡愁,对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文化意义。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些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正如诗词大会并不是比赛谁背的诗歌更多,古村落的保护也不等于旅游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传承发展,不会一蹴而就,也不能停留于表面功夫,而是要通过旷日持久的潜移默化,唤醒每个人内心的文化认同。

2017年3月17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进会在北京召开,按照这项工程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将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文化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通向万户千家,通向每个人的心灵。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人人都要参与其中。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就提出了要贯穿国民教育的始终,要融入生产生活,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创造性。全民的文化素养高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强了,我们才会有更加强大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