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8日新闻联播文字版

20250718今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奋力打开改革开放新天地
  • 全国政协召开2025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王沪宁出席并讲话
  • 韩正会见出席“可持续市场倡议”中国论坛代表团
  •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十四五”期间消费外贸外资等主要目标指标进展符合预期
  • 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稳步提升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习教育取得成效
  •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展现抗战光辉历程
  • 各地多措并举应对高温天气全力保障秋粮生产
  • 我国加快构建高质量儿童医疗服务体系
  • 我国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成效显著
  • 国内联播快讯
  • 多方在二十国集团财长会呼吁合作应对贸易壁垒等挑战
  • 俄称控制三个居民点乌称摧毁俄无人机
  • 国际联播快讯

以下为详细的文字版全文: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奋力打开改革开放新天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制度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持续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有效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中国式现代化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

今天,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经济循环更畅通,资源配置更高效,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300多项重大举措瞄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靶向施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完善各方面制度机制,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面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果断指挥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寓改革于宏观调控之中;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松绑”;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绘制清晰的“路线图”。走闽山闽水、到江汉平原、赴三晋大地,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深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重要改革课题作出科学有力的部署。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一年来,重点领域改革破立并举,向纵深推进。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提速。发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50多条举措推动打破地区间的市场壁垒,让要素更高效流动;集中清理4218件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从提升核心竞争力、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地方约束、规范竞争秩序入手,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畅通产业链。

以改革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出台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更多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等进一步向民营企业开放。今年,在交通运输、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力向民间资本推介优质项目,涉及总投资超过3万亿元。

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扎实推进,束缚创新的“条条框框”不断被打破。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试点“揭榜挂帅”,为突破创新体制机制瓶颈先行先试;修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青年人才;出台15项举措支持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改革合力释放出更多创新创造活力。

全国首个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开放共享的“一站式”“全链条”公共转化平台,正在破解成果转化难题。中心落地不到一年,已经对接高校科技成果4500多项,其中140项已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当前,经济领域各项改革全面推进。

眼下,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范围扩大到7个省份;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长效机制不断健全;编制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推进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等市场化交易,以改革之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加快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公共服务价格机制,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等行动,加速建立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

一年来,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77条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重大创新举措已经开始向全国复制推广。眼下,临港新片区围绕数据跨境流动、服务业开放等重点领域,新的探索还在进行。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今年以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提速,155项试点任务涵盖电信、医疗、金融等领域,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建设;单方面免签和过境免签国家已经分别扩大到47个和55个。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也为世界提供了更多共同发展的机遇。

一年来,改革蹄疾步稳,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蓄势赋能。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全国上下汇聚澎湃力量,必将奋力打开改革开放新天地!

全国政协召开2025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王沪宁出席并讲话

全国政协18日在京召开2025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讲话。他表示,人民政协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围绕中共中央部署的经济工作重点任务深入研究、深度协商、积极建言。要学好用好《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深化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把学习成效转化为高水平履职尽责的工作实践。要在跟踪研究经济运行新动态的同时,深入分析研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围绕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方位扩大内需、稳步推动共同富裕等重点问题持续深化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助推相关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要广泛宣介“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重大成就,引导社会各界全面、辩证、长远看待经济形势、发展大势,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围绕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推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稳住外贸基本盘、建立人工智能发展优势、释放服务消费潜力、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协商建言。大家认为,要学深悟透习近平经济思想,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勇主持会议。国家统计局、全国工商联负责同志介绍有关情况,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同政协委员互动交流。

韩正会见出席“可持续市场倡议”中国论坛代表团

国家副主席韩正17日在北京会见出席“可持续市场倡议”中国论坛代表团。

韩正表示,“可持续市场倡议”积极推动国际工商界参与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在习近平主席和查尔斯三世国王的共同支持和推动下,“可持续市场倡议”中国理事会成立,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符合中英两国人民加强合作的愿望。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全球性挑战需要全人类共同应对。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祝贺“可持续市场倡议”中国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外方表示,查尔斯三世国王向论坛致贺信,工商界将持续深化务实合作,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十四五”期间消费外贸外资等主要目标指标进展符合预期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7月18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商务高质量发展成就。

“十四五”期间,消费主引擎和稳定器作用增强,强大国内市场优势凸显。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过去四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5%,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服务消费增长快于商品消费,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提升3.5个百分点,达到46.1%。新型消费蓬勃发展,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60%左右,主引擎作用持续凸显。

“十四五”期间,我国经贸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货物贸易规模连续跨过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两个大的台阶,2024年达到6.16万亿美元,比“十三五”末的2020年增长32.4%,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和10%以上。服务贸易去年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规模稳居全球第二。截止到今年6月底,我国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到7087.3亿美元,提前6个月完成了“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提出的7000亿美元的引资目标。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过5%,稳居世界前三。

“十四五”以来,高水平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持续缩减,制造业领域准入限制已全部“清零”,增值电信、生物技术等服务业领域开放试点有序开展。

“十四五”期间,我国给予最不发达国家、非洲建交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2024年,我国与自贸伙伴(含港澳台)货物贸易占比达到了43%,东盟已经连续5年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已经超过50%。

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稳步提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7月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速稳步提升。

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在一季度良好开局的基础上展现较强韧性,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7%,基本保持稳定。装备制造业重点产品产销两旺,充分发挥了工业发展“稳定器”作用。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51.7%、68.3%和64.9%。

同时,加快实施制造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今年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增速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4.5个百分点,带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不断提升。

以5G、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也在迅速发展。前5个月,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5G融合应用融入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86个。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习教育取得成效

广西南宁、内蒙古阿拉善盟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指导,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习教育取得成效。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西南宁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养老服务、幼儿托管等“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蟠龙社区有居民2.7万人,针对辖区内老年人文体活动不多、孩子在假期需要照看等情况,社区联动辖区单位,整合闲置空间,拓展活动场地;同时,和幼儿园、南宁市老年活动中心、群众艺术馆等单位合作,办起暑期公益课堂、社区老年大学等。

目前,南宁市在学习教育过程中,查摆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问题1046个,已推动解决667个。

内蒙古阿拉善盟针对偏远农牧区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看病难”等问题,整合全盟55家医疗机构,建成区域互联网医院。200多名医师、药师,通过线上问诊、电子处方流转等方式,让群众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阿拉善左旗牧民赵明弟以前每周都要往返100多公里到盟里看病开药,如今他只需要登录互联网医院平台就能完成问诊,去家附近的卫生诊所取到药。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阿拉善盟聚焦城市建设、人居环境、民生保障等领域,集中力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城乡水质提升等15件民生实事;解决基层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643个。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展现抗战光辉历程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自7月8日对公众开放以来,吸引大批参观者前来,人们深入了解抗战历史,感悟伟大抗战精神。主题展览总面积12200平方米,共分为八个部分,通过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全景式展现中国人民14年艰苦抗战的光辉历程。其中,赵一曼从被捕到英勇就义的详细档案、卢沟桥事变中牺牲的中共地下党员沈忠明的革命烈士证书等近三分之一的展品,都是首次面向公众展出。本次主题展览还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历史场景进行了实景还原,并运用全息影像、透明展屏、交互AI等多种创新手段,帮助参观者近距离感受历史现场。

各地多措并举应对高温天气全力保障秋粮生产

我国多地持续遭遇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各地落实田间管理措施,全力保障秋粮作物生长。

近日,河南迎来新一轮大范围高温天气,局地⽓温超过42℃。当前正值全省5700多万亩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作物对水肥需求增加,河南全面推广滴灌节水技术,实现精准灌溉、高效供肥。7月1日以来,全省已抗旱浇灌玉米2348万亩。

目前,湖南大部分中稻处于抽穗分蘖期,晚稻处于插秧期。针对高温天气可能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害,27个农技服务小组正下沉74个双季稻生产重点县,指导各地采取增施叶面肥等措施,科学调度使用灌溉水源,全力保障晚稻用水需求。

黑龙江5000万亩水稻陆续进入抽穗期,持续的高温高湿天气增加了水稻病虫害发生的风险。全省调配了超过25万架的植保无人机,开展“一喷多促”作业。在鸡西市,当地根据病虫害监测预报和水稻长势,为农户量身定制施药方案。

近日,针对中东部出现的高温天气,农业农村部与水利、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研判会商,对河北、河南、山东等12个省份启动农业防高温干旱四级应急响应,指导各地落实以水调温、叶面喷施、抗旱浇水等措施,切实减轻高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我国加快构建高质量儿童医疗服务体系

记者今天(7月18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了解到,我国加快构建高质量儿童医疗服务体系,持续扩大儿科医疗服务供给。

目前,全国近8000家综合医院、98%的县医院能够提供儿科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儿科服务的比例达到80%以上,方便患儿就近就便就医。全国已有超过300家儿童医院及有儿科的综合医院牵头组建了医联体,增强儿科服务连续性和便利性。3家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帮扶医疗机构开展新技术、新业务,6家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覆盖了东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五大区域,保障区域内儿童患者看病就医需要。各地围绕儿童肿瘤、罕见病等重大疾病诊疗需求,加快构建诊疗协作网络,确保儿童重大疾病在区域内得到及时救治。

我国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成效显著

“十四五”期间,我国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科研人员正在对大花石蝴蝶的种子进行萌发,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大花石蝴蝶是一种濒临灭绝的小草本植物,依托种质资源库大科学装置,我国科学家开展抢救性繁育,培育出数百株幼苗,并于今年6月完成了大花石蝴蝶的野外移栽工作。

聚焦提升作物育种潜能,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了我国43%的作物野生近缘种,共375种、4100份。利用种质资源库采集的这些野生种质资源,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等国内多个团队展开系列研究攻关,有效提升了玉米、大豆、马铃薯等作物的抗逆性,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统计,“十四五”期间,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新增采集、保藏各类野生生物种质资源4186种、66572份,不仅有力支撑了我国被子植物、两栖动物等新物种的研究,也在水稻、羊肚菌等物种培育方面取得一批新进展,为实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奠定了物质基础。截至2024年底,该种质资源库合计保存各类野生生物种质资源2.7万种、33万份,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国内联播快讯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在青岛开幕

今天(7月18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在山东青岛开幕。活动主题为“共谋区域合作携手创新发展”,会上还发布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青岛倡议》,近300位中外嘉宾参会交流。

中老铁路昆明与万象间增开一对国际旅客列车

今天(7月18日),中老铁路新增昆明至万象第二对国际旅客列车。即日起,这对列车每天在昆明至万象间双向对开,全程经停昆明、普洱、西双版纳等10个车站。中老铁路跨境列车开行两年多来,已发送跨境旅客50多万人次。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新闻主播季)》今晚播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新闻主播季)》将于今晚(7月18日)8点档在央视综合频道,央视新闻、央视频、央视网等平台播出。本届大赛分为四个赛段,来自全国的60位选手从数千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同台交流,展示新闻主播新形象、新风采。

《高端访谈》今晚播出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罗斯巴赫独家专访

今晚(7月18日),总台央视新闻频道《高端访谈》栏目将播出对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罗斯巴赫的独家专访。罗斯巴赫高度评价中国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成就,并希望世界各国学习借鉴中国的城镇化发展经验。本节目还将在央视新闻、央视频、央视网等新媒体平台同步上线。

多方在二十国集团财长会呼吁合作应对贸易壁垒等挑战

17日,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第三次会议在南非德班举行。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南非财政部长戈东瓜纳在会上呼吁二十国集团国家以多边合作、包容性对话,共同应对贸易壁垒等多项挑战。多国与会官员表示,应做好应对贸易限制措施的准备,不能让“不确定性”成为常态。

巴西总统卢拉指责美国敲诈勒索不可接受

17日,巴西总统卢拉发表讲话,再次批评美国以关税手段对巴西施压、侵犯巴西主权。他强调,美国是在敲诈勒索,不可接受,巴西将动用一切手段捍卫自身经济,并继续重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外交和贸易关系。

俄称控制三个居民点乌称摧毁俄无人机

俄罗斯国防部17日称,过去一天,俄军在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哈尔科夫三个地区各控制一个居民点。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称,17日深夜至18日凌晨,俄防空部队击落多架企图袭击莫斯科的无人机。乌克兰方面称,乌军袭击了12个俄军人员和武器装备集中区,摧毁俄军250架无人机。

俄罗斯和乌克兰17日交换了一批阵亡士兵遗体。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天说,双方完成此轮阵亡士兵遗体交换后应确认第三轮谈判日期,俄方正在等待乌方有关谈判日期的提议。

俄称欧盟新制裁非法将伤害自身

对于欧盟成员国18日批准对俄罗斯第18轮制裁方案,佩斯科夫回应说,俄方已多次指出此类单边措施非法,而且制裁会给欧盟自身带来负面影响。

国际联播快讯

以总理称将继续在叙采取军事行动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7日表示,以军将继续在叙利亚南部采取军事行动,以确保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以南、从戈兰高地到德鲁兹山区的地区保持“非军事化”等。据叙利亚媒体报道,17日晚到18日凌晨,以军再次对叙利亚南部苏韦达省发动空袭。

法国在塞内加尔军事常驻结束

法国军方17日将法国在塞内加尔的最后一座军事基地盖莱营正式移交塞方,这标志着法国结束在塞内加尔的军事常驻。近年来,多个非洲国家要求法国撤出驻军,法国已从马里、布基纳法索、尼日尔等国撤军。

美加州就联邦政府终止高铁拨款提起诉讼

美国联邦政府16日宣布,将终止对加利福尼亚州高铁建设项目的拨款。加州高铁管理局17日就此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联邦政府滥用职权。加州州长纽森同一天表示,将对联邦政府的非法行为进行抗争。加州高铁项目自2008年获批以来,多次受到工期延误和资金短缺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