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 20180312 启航新时代:立法促改革 监督动真格
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是每次全国人大会议的规定程序。今年是人大的换届之年,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张德江代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对过去五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报告指出: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奋力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新征程。五年来,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坚持立改废释并举,着力提高立法质量,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室副巡视员刘运龙:“这五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有一个特点,就是数量特别多、份量重、节奏快,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来开展立法工作。”
立法规划是对常委会五年立法工作的总体安排。2015年,为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新要求、新任务,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时调整五年立法规划并报党中央批准。目前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完成立法规划中的62件立法项目,包括已通过的50件以及正在审议的12件。其中,一类项目76件,完成56件,执行率为74%。
全国人大代表满慎刚:“立法进展的力度那么大,变化那么快,可以说特别是重点领域有了一些重大突破,我们还是很受鼓舞。在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和执法的力度,对我们传统企业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褚锦锋:“国家出台的安全法非常必要,非常及时,因为现在国际国内环境比较复杂,国家安全法的出台可以说为经济建设,为国家安全都能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高新才:“特别(印象)深刻有两个法律,一个就是行政诉讼法,一个就是立法法,尤其是立法法,对我们国家立法的法治化、规范化,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规范,提供了必须的、必要的法律遵循。”
全国人大代表潘保春:“不管是从国家安全层面,还是到经济健康发展层面,还是到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民生层面,都制定和修订了很多的法律法规。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面,都应该是历史之最。”
五年多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回应时代命题,引领国家发展,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意愿。司法体制改革动真碰硬,着力破解一切阻碍公平正义的顽瘴痼疾。法治政府建设集中发力,促进经济社会活力进一步迸发。尤其在民生方面的立法工作,更是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点。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室副巡视员刘运龙:“民生方面的立法,这几年我们制定的有《慈善法》《反家庭暴力法》,还有《特种设备安全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另外就是修改《食品安全法》《安全生产法》。”
顺应时代发展、回应时代关切,是立法工作的着力点,对一些社会热议的关切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也积极做出快速反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衔接,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为改革提供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肖伟:“坚持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进行相衔接,主动在立法上面来适应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通过立改废释,确保改革于法有据,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当中完善法治,所以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多次一揽子修改法律,共修改涉及到法律是95件,如此之大的修法的工程是一大亮点。”
五年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不适应改革发展和形势变化的既有法律进行了大量切合实际的修改,对人们最关切的领域给予有力的回应。
全国人大代表王麒:“比如说我们的环保法和食品安全法分别是在1989年、1995年颁布实施的,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美好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具体,这两部法律一些规定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还需要做出修订,全国人大常委会顺势而为,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依照法定程序,在2015年对环保法、食品安全法进行了修订,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点赞和认可。”
如果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特点是数量多,份量重,节奏快,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原则更是贯穿始终。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室副巡视员刘运龙:“全国人大在对所有的法律草案提请常委会审议以后,都会在全国人大网向社会公开公布,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所有的这些法律,得到群众的意见反映以后,都会把有关意见通过工作人员整理,形成报告,然后递交常委会审议的时候,作为参考。”
除了网上征集意见,在立法的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开门立法,创新工作方式,更广泛地获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康耀红:“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作为局外人,对法律草案的可行性、出台时机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估,确保提高立法质量。五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顺应民意,立良法,构筑起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固基石。”
全国人大代表张辉:“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确定湖北襄阳市、江西景德镇市、甘肃临洮县和上海虹桥街道四个基层立法点,并先后28部法律草案以及2016年、2017年的立法工作计划,向各基层联系点征求意见,法工委认真研究并积极吸收采纳基层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使立法更加接地气,察民情。”
这些创新性的工作方式,得到了代表们的认可和点赞。
全国人大代表侯华梅:“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五年来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体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五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执法监督也取得了突出成就。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局巡视员付文杰:“报告里面有一组数字,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共96人次参加了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特别是执法检查工作,而且报告里面还有一组数字,就是常委会组成人员专门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900多人次参加了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相关工作,这可以说是人大监督工作的一个亮点。”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执法检查工作着力聚焦食品安全、污染防治、网络信息保护等民生领域的热点、难点、痛点,创新性地采取引入第三方机构、网上征求意见、明察暗访等检查方式,并对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推动相关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让人大监督更加“真、硬、实”。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局巡视员付文杰:“以食品安全法的执法检查为例,大家知道这个食品安全跟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就是‘三小’食品问题,小摊贩、小作坊等等,陕西省延安市的某个县,在‘三小’食品治理上就很有经验,给‘三小’食品出了个身份证,就是每一批食品都是可追溯的。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推动下,国务院加大了‘三小’食品的监管力度,各级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措施。”
抓大不放小,对于执法检查中出现的问题有建设性地监督一直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原则之一,而另一个重要的工作原则就是深入基层,了解最真实的情况。
全国人大代表王诚:“检查医保的落实问题,深入到乡镇的卫生院去检查医保的目录。在进行监督的过程中,(发现)医保目录的用药不全,在医保目录的药物,在卫生院里面没有。”
直面问题,现场问政,执法检查组马上就此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
全国人大代表王诚:“检查组就给我们提出,特别是要对基层要关心要关爱,要支持基层乡镇卫生院的工作,那么凡是医保目录有的这些药物必须尽快把它落实到位。在进行监督的过程中,也给了我们指导,所以我们很快调整了一些工作的思路和方法,那么老百姓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通过执法检查,一下子就能解决掉了。所以我感觉到监督工作做得非常扎实非常细。”
除了执法检查,全国人大常委会另一项监督利器就是专题询问,五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15次专题询问,国务院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150多人次参加询问,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全国人大代表姜卫东:“专题询问这个方式非常有力的,通常情况下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副委员长根据执法检查情况,国务院的副总理或者国务院带领相应的相关部门对执法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一问一答,并且在现场作出明确答复和制定出相应措施,充分体现了人大常委这种工作重成效、重反馈的工作作风。”
“垃圾围城困境如何破解?”“快递包装等固废新来源如何减量?”“医疗废物处置怎么才能更科学?”“如何提高危险废物处置能力?”这些尖锐的问题在专题询问的过程中由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一一作答,事后还要形成正式的反馈意见。五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总结出选题、调研、审议、转办、反馈、跟踪督办六大工作环节,不断强化监督职能、提升监督效果。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局巡视员付文杰:“按照十八大、十九大报告的精神,有句话叫‘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选题上要紧扣住这八个字,我们过去五年中检查了26部法律的实施情况,每一个选题都是围绕着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社会热点问题。”
加大立法工作力度,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通过制度设计增强监督实效,更好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增进民众福祉。可以说,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来的工作是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而在新时代,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及在执法检查等各方面,更好发挥作用,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