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 20180625 光影铸就文化“金品牌”
今天,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电影节期间,众多参展影片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了电影的魅力。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中国首个获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可的国际A类电影节,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那么,本届电影节与往届相比有什么新的变化?电影与上海这次又会擦出什么火花呢?
为期10天的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各个奖项各有归属。这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从开幕之初就显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就在电影节开幕的当天,作为电影节活动之一的一场特别的签约仪式也在上海举行,签约仪式上,来自“一带一路”沿线近29个国家的31个电影机构汇聚一堂,签署了关于建立“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的备忘录,旨在以电影为载体,加强国际间在文化等层面的交流合作。除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签约成员中还包括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波兰华沙国际电影节、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节。
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傅文霞介绍:“今年我们不断地扩大合作朋友圈,这31家之间,我们选的合作伙伴都是每个国家最有代表性的电影节,这个合作不断地深化,不单单把电影带到了这个电影节,把我们(与国际)电影产业的合作也都带出去了。”
其实这种多样化的国际合作方式,已经开始好几年了,它使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参展参赛影片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多元。今年有来自4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000多部影片报名参赛、参展。
本次电影节除了传统单元外,还特别增设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板块:“一带一路”电影周,从 “一带一路”国家参展影片中推选出优秀作品予以奖励。“一带一路”主题馆墙上的展板通过对影片与取景地的宣传,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们更加了解沿线国家的影视和文化。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说:“经济上我们需要一起来发展,所以文化实际上是通人心,比较软性地能够让国家跟国家之间,民族和民族之间更好地交流沟通,电影在里面首当其冲。”
“一带一路”主题板块的设立,也正是上海国际电影节一路走来,与世界不断交流、融通的一个缩影。作为目前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发展也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电影一度面临过严峻的挑战。
黄建新导演说,八十年代,由于几十年的习惯,电影内容开放性不够,电影厂都很衰落,厂长们每个月都要向银行借钱给职工发工资。
随着与电影相关的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电影逐渐显现生机。1993年,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应运而生。黄建新导演介绍,到九十年代,中央决定民营资本可以进入电影制片,这个机制变化顺应了电影市场规律,政府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管理文化。
虽然当时中国电影走上了市场化轨道,但是由于基础差、底子薄,产业发展依然滞后。贾樟柯导演说,他大学毕业的时候,整个中国电影的年度产值只有十几亿,还赶不上广东一个服装厂的产值。
伴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有了巨大飞跃。贾樟柯认为,电影改革之后,到去年已经有500多亿元票房收入这样一个大的体量,这种变化是改革触发出来的活力。
2017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559亿元,位列全球第二。刚刚过去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影创造了200亿元的票房,超过北美同期票房,创下了全球单一国家季度票房最高纪录。伴随着这样的市场大发展,上海国际电影节也从最初的只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部影片参展参赛,发展到今年征集到来自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的3447部影片参展参赛。
上海国际电影节从起初每两年一届,到现在每年举办一届,至今已经举办到第21届。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中参赛的13部影片中很多影片都是现实题材,近年来,像这样现实类的题材和故事的原创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用当代中国的影像和故事表现主流价值、美好情感的影片也越来越受到观众欢迎。2016年,《湄公河行动》夺得12亿的票房,《红海行动》《战狼2》等电影获得口碑和票房双丰收。
国产影片的优质内容制作能力已逐渐成为中国电影市场持续增长的驱动力之一。近年来,影院和银幕数保持较高增速,院线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18年3月底,中国内地电影院合计达9900多家,银幕总数达到54000多块,银幕总数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电影行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了国外的电影人与中国寻求合作,同时中国电影也把目光逐渐投向海外,中外合拍电影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
美国演员尼古拉斯·凯奇说:”中国是我依然还在做电影的动力之一。很幸运我在中国拥有很好的观众基础,其实你们看到,现在很多的电影中都有中国的投资,中国已经逐渐成为世界电影制作的中心。”
中国电影与国际电影的接轨和交流与日俱增,而作为中国电影与世界接轨的口岸,每年6月,为期10天左右的上海国际电影节都如约而至,已经成为上海文化生活一个重要的景观。
其实上海早就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100多年前,中国电影就是在上海生根、发芽、开花的,这里有着丰厚、悠久的电影传统。
带着深厚的电影基因和多元文化基因,经过20多年的积淀,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以它的专业性、权威性打造成了重要的中外电影文化交流平台,增进各国、各地区电影界人士之间的相互了解,鼓励多元艺术创作,这也凸显出上海这座国际文化大都市开放包容的独特魅力。
文化品牌是一座城市最闪亮、最有魅力的金字招牌,承载着城市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放包容和创新求索,可说是为上海文化的一个缩影、一个注脚。
贾樟柯曾在2001年拍过纪录片《海上传奇》,拍的是上海的历史,他走访了很多人,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上海为什么是一座伟大的城市,因为任何一个人来到上海,只要你努力,有才华,这个城市就能成就你。
2017年年底,上海发布“文创50条”,提出上海要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的目标;前不久,上海公布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国际影视节将擦亮“上海文化”品牌,全力推动中国和上海的电影产业发展。
尹鸿认为:“上海国际电影节总体上来讲,它的专业性、行业性还是非常明显的。它既有国际的大的视野,这些年也会发现它逐渐有一些焦点,有一些重点,可能伴随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规划,做一些调整,这样来适应真正中国电影发展的需求。”
“一带一路”电影周、众多参展和获奖的中外电影等等,再次彰显了上海电影节的开放性、包容性。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在上海这座国际都市交汇融通,开花结果。开放、创新、多元的精神,始终流淌在这座城市的血脉中。这也孕育出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而随着上海文化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上海文化”的品牌建设也将继续秉承这种精神,助力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发展与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