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6 信仰的追求

郑德荣是中共党员、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也是我国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生前是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今年5月3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2岁。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是他一生的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

东北师范大学的一堂思政课上,大家正在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看似枯燥的理论课,因为大量结合了中国的现实问题,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教授王占仁介绍,这本教材最初的版本叫《毛泽东思想概论》,从1988年出版第一版到现在已经是印刷了多次,发行上百万册。它作为全国大学的通用教材在高校使用了20年。

《毛泽东思想概论》的编写者就是郑德荣,他是一位著名的中共党史专家,该教材是他30年前主编的。他是在1993年我国最早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者之一。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学界的主流提法并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然而郑老却始终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提法,当时让人很难理解。

王占仁说:“郑德荣先生通过翻阅历史书籍看到了讲话原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更加丰富,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他一直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名词,这个概念进行科学研究。他是坚持真理的,而且认定真理之后,就不因为外界的改变而发生改变,一直执着地通过自己的论证,使这个概念具有科学性和理论性。”

从1993年至今,正是抓住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一理论精髓,25年间,郑德荣从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每一个阶段的研究,都能抓住时代的脉搏,以一篇又一篇的理论文章及时反映时代精神的要义,推陈出新。这样与时俱进的深入系统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不断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郑德荣说,他把历史作为一门科学,在研究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一丝一毫的偏差。

王占仁告诉记者:“科学精神,对于郑德荣先生来讲,已经深入骨髓。举个例子来说明:宁都会议的时间,原来大家都说是1932年8月,但是郑德荣先生经过自己的深入研究,确定为1932年10月。虽然只差了两个月,他却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查阅了大量的第一手文献,才将这个开会时间确定。这个时间确定了之后,被《中共党史大事年表》所采纳,并且为学界同仁所接受。这样一个开会时间的考证,虽然仅仅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小错误,但是对中共党史的研究者来讲,却是一个天大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中共党史大事年表》如果有时间节点的错误,就会降低它的公信力,对于科学研究来讲,这样的错误是不能够犯的。”

正是这种近乎偏执的追求,使得郑德荣的理论研究获得了业内和社会的广泛认同。76岁时,他出版了《国情·道路·现代化》一书;77岁时,他出版了《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研究》一书等等,这些著作都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理论贡献。

对科学研究的执着与热爱,让郑德荣成为学术上的“常青树”。2018年3月初,学校接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征集的通知,那时候郑德荣刚出院,身体还很虚弱,写字都没劲儿,却强忍着肺部的疼痛,坚持在家手写了9页论文。然后他念,学生打字,用了一个多小时,又反复多次修改。2018年4月住院期间,郑德荣还在病床上听学生胡范坤给他读“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的入选论文”,这是郑德荣的最后一篇论文。

修改完这篇论文后半个月,郑德荣与世长辞。为了精雕细琢每一个细节,他用尽了自己最后的一丝力气。郑德荣一生先后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开拓了党史学科的研究领域,奠定了党史学科的理论基础,他出版的多部著作,填补了学术空白,匡正了传统学术观点,提出来一系列独到见解。

郑德荣曾经说:“我的人生价值就是我能为党和国家培养出高层次的优秀人才,希望我的科研成果、著述、出版书也好,文章发表也好,能为学界所采纳,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做出一点贡献。”

郑德荣60岁时给自己立下宏愿:“我退下来后,要培养出10个博士,出版10部专著。”弹指一挥间,30多年过去了,郑德荣已经超额完成了这些当年看似不可能的“规划”。培养博士生的数量是计划数的5倍,出版专著的数量是计划数的4倍,仅仅是在80岁到90岁的10年间,郑德荣的个人专著就达5部之多,而且还承担国家项目3项,发表论文70余篇。培养的学生中多人成为中共党史学科和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的专业性人才,继续着这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郑德荣的学生邱潇说,老师对于论文的要求非常严格,为了应对他的严格要求,一般邱潇准备论文时要做2—3份提纲:“第一份提纲是按照老师的想法做出来的,第二份提纲我加入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没想到,老师在探讨这次论文以后,支持了我的提纲。”

作为学术泰斗在学术上与自己的学生不论长幼,而在学风上更是为人师表、以身示范。在郑老师最后的三年里,邱潇是与他相处最多的学生之一,也就最了解他的学术活动。

邱潇告诉记者:“你看老师的眼神是往前看的,他下面放着讲稿,上面放着他的眼镜,但是实际上老师的眼睛特别不好,他根本就看不见稿子,他戴上眼镜都看不见稿子。老师这个时候跟学生们讲课完全就是记忆,用背的方式把自己的稿子背下来。而且,老师每次到学院进行讲座,他不会选择几十年他已经讲得滚瓜烂熟的内容,他会去首先通过学院的老师去了解学生真的需要什么,真的想听什么。”

郑德荣始终希望将自己所学、所悟传递给学生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更希望招收的学生能够继承他的专业,延续他的思想,但是他招收学生,却不分专业,不问出处。

张小宝就是一位与郑老师的专业离得比较远的学生,她在郑老师的指导下去年还发表了一篇文章。2012年张小宝结婚,老师和师母很高兴,还送了床上用品四件套给她。

在学生心里,郑老师这样细心温暖的事情说不完。已在贵州工作的黄伟,说郑老师既是恩师又是至亲。有一次黄伟的奶奶生病住院,郑老师知道后,考虑到黄伟家在外省又没有收入,硬塞给他2万元,让他转交给家人。

教书育人,在郑德荣看来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职业,而是和他的学术研究一样,成为他的一种信仰。对学生如此,对自己的子女也是如此。儿子郑晓亮子承父业,一直在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干到退休。

吉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武胜国表示:“郑德荣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传承红色基因使命,这种执着,这种坚守,让我们深受教育和感动。我们正深入挖掘郑德荣同志的先进事迹、精神内涵,深入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

进入新时代,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需要我们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需要我们以郑德荣为榜样,把个人融入时代,坚定信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