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 20180813 莫让“义举”成悲剧
向身处险境的人施以援手,这本是一项值得称道的义举,但是如果不讲科学,盲目施救,也可能酿成更大的悲剧。今年以来,全国已经发生多起因为施救不当导致伤亡扩大的事故。这些事故在开始时都是只有一个人遇险,可是在救援处置时,却因盲目施救、措施不当导致施救者接二连三倒下。这些事故最初是怎么造成的?救援又为什么扩大伤亡呢?我们应该从中汲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呢?
2018年5月24日上午8点多,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在安徽合肥某在建工地响起,听到警报声的人们意识到出事故了。
事故发生在2号楼东侧汽车坡道下的有限空间内。根据当天工作任务,木工班组长李在成带着范光才等5人,到地下空间内取出留存的钢材、木板等材料。几人在完成负一层的作业后,李在成与工友切开进入负二层洞口的钢筋,准备进入负二层施工。8点15分左右,洞口打通后,工人范光才将木梯沿着洞口放下,率先进入负二层。没一会儿,负一层的工友就听见范光才喊了一声,似乎遇到了什么状况。
工友遇险,出于本能的善意,没做任何准备的李在成和张爱荣连忙下到负二层施救。当他们下到负二层时,看到范光才已经晕倒在地上。李在成和张爱荣试图将他拖到木梯附近,还没拖出一米远,两人就倒下了。
几分钟的时间,就由范光才一人遇险,变成了三人遇险。在负一层观察情况的陈尚举发现下去救援的两人也相继晕倒,立即大声呼喊求救,同时报警。在不远处施工的孙同山、张宝金、程冬治等人听到求救声后第一时间跑了过来。
孙同山、张宝金、李在成等人都是相处多年的工友,关系很好。救人心切的三人也在没有任何防护准备的情况下,进入了负二层。
张宝金、程冬治先下梯子,孙同山随后跟进。到了负二层的三人还没做几个动作,就变得浑身发软。孙同山说,大概1分钟就觉得自己完全没有意识了。
因范光才一人遇险,先后已有两拨人下到负二层施救,遇险的人数也从最初一人增加到六人。8点45分左右,合肥消防支队的官兵与120急救中心赶到现场。
消防官兵抵达现场后,判断出负二层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救援人员背着呼吸机等设备进入负二层,先后救出六人,并对遇险人员进行心肺复苏。
经过抢救,张宝金、张爱荣、范光才因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导致死亡;程冬治、李在成和孙同山3人侥幸脱离生命危险。
应急管理部司长苏洁说:“安徽这起事故,是由于作业人员不按照相关有限空间作业的规定,导致的人员遇险之后盲目施救,从而引发伤亡人员后果扩大的一个典型的事故案例,这起事故表明了(企业)没有执行有限空间作业的规定,(存在)不按照规定来进行作业的明显的违规行为,在管理上应该也能够看到,企业对作业人员的培训还是流于形式。”
调查组对施工人员遇险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因负二层负三层有明显的污水陈积,该空间长期封闭,且内有密集的钢制脚手架和积水,钢筋氧化生锈消耗密闭空间内的氧气,加之空间内留存的有机物在厌氧菌作用下,产生大量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
安徽现代职业安全性与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方四新说:“第一个是一氧化碳,现在国际上通常规定是1200ppm就造成危害人的健康的浓度,我们测的最高达到1400多ppm。另外还有一定的二氧化碳,空气当中的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0.03%,但是这个负二层的二氧化碳达到百分之一点几,同时二氧化碳本身也是一个窒息性的气体;第三个,负二层的氧含量只有7.6%到8%,也是属于严重缺氧的状态。”
发生人员遇险的间接原因则在于企业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缺少有限空间内的作业经验,工人遇险时也缺少应急救援的机制。
那么正确的科学救援应该怎么操作呢?
安徽合肥市消防支队战训科刘伟介绍:“第一个就是现场风险评估,对于受限空间,它的主要风险就是空气的环境,比如说缺氧,有毒气体甚至可燃气体存在,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比如我们最常用就是呼吸保护措施,佩戴空气呼吸器或者移动气源必须进行通风保护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如何到达需要进行作业的区域,一般这种的有限空间,它垂直的角度比较多,通过绳索技术到达一个作业面,这是技术层面,针对伤员的救护和我们平常环境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求要以最快的速度把伤员转移到一个安全区域。”
如果说安徽这起事故是由于施工人员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盲目施救而导致伤亡扩大,那么即使经过培训、携带安全设备的专业技术人员,如果安全意识淡薄,同样会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位于河南郑州中牟县解放北路的一口窨井,井深3.15米,井底南北长2.5米,东西宽1.45米。很难想象,这口空间只有五六立方米的窨井,在今年5月16日吞噬了三条人命。当天下午2点多,施工单位山东省邮电工程有限公司班组长唐怀玉与石保森、翟俊超、尚怀安等5名作业人员,在中牟县解放北路安装敷设地下光缆。唐怀玉和尚怀安一组,唐怀玉负责下井作业穿管,尚怀安在井上放管线。
十来分钟后,尚怀安发现管线不动了,他习惯性地喊队长唐怀玉的名字,可喊了几句都没有回应。这时,另一组工人石保森、翟俊超赶了过来。
石保森发现队长唐怀玉已经晕倒在水里,没来得及多想,石保森、翟俊超两人赶紧下井救援。结果,他们两人也都晕倒了。
看到下井救援的石保森和翟俊超这副模样,尚怀安才意识到情况危急,赶忙呼救,周边群众也帮着报警。18点20分,郑州消防支队的官兵赶到现场,将三人从井下救出并送往医院。后三人因严重中毒和窒息,经抢救无效死亡。
河南郑州市安监局事故调查处副处长张新永表示:“导致中毒的主要是硫化氢。这个井夏季多雨季节有雨水,有积聚的一些污泥等腐烂的东西,正常刚下去的时候没事,为啥下去20多分钟才会中毒呢?他下去之后踩到水里,水进行扰动,气体可能就冒出来了。”
在后来的事故调查中发现,在施工过程中,山东省邮电工程有限公司的工程车上都配备了鼓风机,抽水机,安全绳等工具。施工前,公司也对工人做了应急培训,但在施救过程中,这些设备以及培训都没起到作用,工人在施工中安全意识淡薄。
数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全国因盲目救援造成的人员伤亡扩大事故已达到15起,死亡人数有49人之多。
专家告知,进行有限空间作业一定要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施工人员一旦发生中毒、窒息等危险后,外部监护人应按照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展开救援,切忌前赴后继式盲目施救。
应急管理部司长苏洁说:“我们讲安全生产它的灵魂就是责任心,如果企业以及每一个员工,都能够真正把国家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包括我们对应急预案的要求和应急处置措施的落实,真正都能做到位的话,这类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救人心切,奋不顾身,这是情深意重,可是因为施救不当,救人未成,自己却也倒下了,实在是让人遗憾不已。值得注意的是,节目里讲的这两起事故,都发生在施工作业的时候,如果平时能加强培训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施工时,人员能够严格执行安全规范和安全程序,遇险时能够遵照应急常识,遵循应急预案,这几起事故可能也就不会发生了。而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脑子里一定要有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致命的危险可能就在某一次施工中。事故预防,警钟长鸣。预防事故,功在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