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2 真实亲诚 携手同行

《焦点访谈》 20180902 真实亲诚 携手同行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9月3日至4日举行。中非领导人围绕“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峰会主题,共叙友情,共商合作,共话未来。这是继中非合作论坛2006年北京峰会和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之后,中非友好大家庭的又一次大团圆,也是中国今年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从2000年开始,中非合作论坛经历了18年的成长,她为什么会经久不衰?今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又有什么样的不同?又将为中非合作下一步发展带来怎样的引领呢?

回顾历史,上世纪末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为共同应对全球化挑战、谋求共同发展,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应运而生。中非合作论坛以平等磋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强友谊、促进合作为宗旨。作为中国与非洲友好国家间集体对话与合作的平台,中非合作论坛每三年都要举办一次部长级会议,期间还要举行高官级别的预备和后续会议。2006年以后中非外长在每届部长级会议次年的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集体政治磋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非合作的进一步深入,2006年和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还分别举办了两届峰会。2015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确立了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外交学院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旦认为,2015年的这次峰会特别重要是因为它第一次提出了中非合作五大支柱的重要概念。政治、经济、文化、文明上交流互鉴。另外在安全上,中非要守望相助。

今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8年以来的第三次峰会,众多非洲国家领导人和非盟委员会主席将率团与会,联合国秘书长作为特邀嘉宾、27个国际和非洲地区组织作为观察员也将出席峰会有关活动。

本次峰会除了峰会本身之外,还会有若干场平行的子论坛和分论坛,中非双方社会各界都会有相当充分的参与。

目前,中非合作论坛成员有中国、与中国建交的53个非洲国家以及非洲联盟委员会。

其实中非关系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并非一蹴而就,中非双方共同经历了艰辛,共同做了不懈的努力。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非双方就已经开始了命运与共的合作。在那个年代,非洲曾经一度被称为“绝望的大陆”,基础设施非常落后,中国与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在上世纪70年代共同修建的坦赞铁路为当地打造了一条新的交通命脉。

坦桑尼亚有一位68岁的老人,中国人都叫他老穆。他在坦赞铁路工作了35年,修过铁路,当过站长,而最初修铁路的那段时光让他念念不忘。坦赞铁路博物馆陈列架上摆放着修建坦赞铁路时的老物件,这些老物件更让老穆想起了他的当年中国师父老杨。
老穆说,老杨给过他一个水壶,中国人来放电影的时候所有人都会来看。

老穆今年6月启程前往中国,寻找当年一起修建坦赞铁路的中国师父老杨。但遗憾的是老杨已经过世。老杨曾经教会了他使用照相机。这一天老穆来这里,想把自己学会使用相机后拍摄的第一张照片——一张老杨的照片留在这个博物馆里。

一条铁路传承了中非50多年的深厚友谊,把中非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正如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它体现了中非人民的共同追求,也蕴含着中非合作历久弥坚的不竭动力。

现在的非洲已经是“希望的大陆”,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非双方合作的范围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中非合作论坛本身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参与面也越来越广,那么中非合作论坛如此吸引人的魅力到底是什么呢?

利比里亚总统乔治·维阿说:“我们去论坛就是希望找到如何与我们国家的发展计划对接,并且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中非双方建立了论坛后续机制,在政治上给出了新的推动和指引之后,在实际操作的层面,要选取重要的相关的机构和负责人组成后续委员会,每年定期对已经取得的合作成果进行评估,对下一步合作计划的推进落实做出安排。

2015年12月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提出了十大合作计划,包括帮助非洲实现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等。

多年来在中非合作论坛务实机制框架下,中非双方合作已经是硕果累累,合作项目遍布非洲大陆,这样的合作不仅为非洲发展开辟了道路,也为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积攒了大量经验,开拓了新的市场。现在,很多项目建设都采用由中国企业承包、当地员工参与建设的方式来实施。

内马铁路位于非洲东部,是去年通车的蒙巴萨至内罗毕铁路向肯尼亚西北部的延伸项目,是肯尼亚政府2030年远景规划中的旗舰项目,由中国交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采用设计、施工、采购为一体的EPC总承包方式实施,2016年10月开始施工,采用中国国铁一级标准设计。

肯尼亚人多米尼克·穆图库今年26岁,已经在肯尼亚标轨铁路项目工作超过三年半。他2015年2月起就职于蒙内铁路第四标段测量室。蒙内铁路的延长线内马铁路项目开始筹备后,他又成为内马铁路第五标段第一批进场的肯方员工。

从参与铁路建设的三年多时间里,多米尼克从刚入职时仅初步了解水准仪的基本操作、无法独立完成现场工作的青涩大学生,到现在可以熟练各种精密测量仪器,成为了一名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优秀测量员。这个年轻人的快速成长离不开中国师父对他长期耐心的培训和指导。

多米尼克说,中国师父对他要求特别严格,第一,要求他坚持每天准时上班,按时间做工作准备,按时间完成工作;第二,必须测量得特别精准,每次测量的最大误差不能超过两毫米。

多米尼克热爱测量工作,他说,中企承建的标轨铁路项目不仅让他获得了经济独立,能贴补家用,更是教会了他一身“硬本事”,能让他在肯尼亚“2030远景规划”的国家发展战略中有用武之地。

“与当地人才共同成长、与当地经济互利共赢”的这种中非合作模式,如今已遍及非洲大陆。自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以来,两年多来已向非洲国家提供了15万人次的专业人才培训。

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非洲的迅速发展,也让沿线非洲国家的工业化推进的速度不断加快。目前中国与非洲在自由贸易区、经济特区、工业开发区方面的合作项目就有20到30个之多。麦肯锡公司2017年发布报告,对8个非洲国家的一千多家中国企业进行了调查,发现在这些国家的中国企业有平均89%的雇员是非洲本地人。除了带动当地产业促进就业外,中非之间的合作也为中国的产品、产业、服务“走出去”搭建了大量平台,让中非真正实现互联互通、合作共赢。

习近平主席曾经用“真实亲诚”四个字概括中国对非关系:对待非洲朋友我们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我们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我们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讲一个“诚”字。无论中国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远都把非洲国家当作自己的患难之交。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共建“一带一路”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洲2063年议程以及非洲各国的发展战略实现具体对接,也将促进中非在更高程度合作共赢,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