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 20181012 沉迷手机游戏的留守儿童
在城市,地铁里公交上的低头族已成一景。而如果我们把这样的画面切换一下:比如在农村,成群的孩子也都在低头玩手机游戏,想象一下,更会揪心。现在,一到放学或者放假的时候,农村很多孩子便进入了游戏模式,用废寝忘食来形容也不为过。网络游戏正在逐步吞噬着乡村,很多孩子深陷其中。甚至有人说,大批农村孩子正在被手机游戏荒废掉。
小光今年13岁,家住河南扶沟县源屯村,暑假期间,他的时间主要都用来玩手机游戏。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小光双手还在不停拨弄手机,他的视线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手机屏幕。
小光现在的情形让他的母亲十分痛心,因为在一年前,小光并不是这个样子。整面墙的奖状,曾经是小光母亲的骄傲,如今,这些奖状却令她十分难过。小光告诉记者,以前自己学习成绩在年级前三名,而现在成绩是后三名。
曾几何时,小光也感受着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现在,手机不离手的小光,已经感受不到由学习而获得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了。
沉浸在游戏中打打杀杀,小光对于现实世界的追求也已经荡然无存。他说,对将来没啥打算,初中毕业以后不上学了。
小光目前的状态,让他的家人都失望万分。
小光的父母在外打工,他和姐姐从小就跟着祖父母生活。在奶奶的口中,小光是个乖巧的孩子。没想到,一年前,接触到手机游戏的小光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游戏场景给了小光极大的吸引力,他的生活重心也发生了转移。令人难过的是,当时的小光,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引导和管理。
眼看小光陷入游戏之中无法自拔,原本在外打工的小光母亲回到了家中,却也于事无补。
小光的情况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在村子里随便转一转,树荫下、墙根边,都是玩游戏的孩子。他们说,喜欢玩游戏,上瘾,停不下来的感觉。
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父母多在外工作,常年不回家,他们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甚至独自在家。而他们玩游戏也未必是由于爱好,而是因为无所事事。
不少的乡村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沉迷于手机游戏,并不是扶沟县这一村一镇的现象。小涛说,他们班里的同学百分之九十多都在玩游戏。上体育课,解散了就可以聊一些游戏类的东西。
在重庆忠县石宝镇,走在街头,时常可以看到坐在饭店旁蹭网玩游戏的孩子。
饭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早上五六点来上班,这里就有好多小孩来蹭网玩,瘾大得不得了。
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发布的《2017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17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达到5.83亿人,其中移动游戏的份额已经过半。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发布的《青少年成瘾行为调研报告——基于2017/2018青少年健康行为网络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在玩游戏的时间上,留守儿童要高于非留守儿童。尤其是在“每天玩4—5小时”以及“每天玩6小时以上”这两个时间段,留守儿童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相较于非留守儿童8.8%“每天玩4—5小时”,留守儿童这个比例达到了18.8%。
刘成良是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他在乡村观察和调研发现,乡村孩子沉迷手机游戏,这与孩子们的教育环境分不开。
刘成良说:“村庄的这种空心化、留守化现象相对严重一些。主要是隔代教育这样一种模式。爷爷奶奶对于学生的管理和培养,不可能做到像父母那么精细。对于这些学生的不规范行为,一是难以发现,第二是发现了也难以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
在采访中,一些孩子和家长也反映出这样的问题。
手机游戏占用了孩子们的时间,让他们免于其他的破坏性活动,不过,当玩游戏的时间过长,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刘成良通过在广西某县的一线调查发现,对于手机游戏的沉迷已经造成了农村青少年的学业表现和城镇同龄人出现了巨大的差距:“从语文平均及格率来看,在县城小学,它的平均及格率能够达到88.6%,而在农村小学仅有54.3%。从数学成绩来看,县城小学的数学平均及格率是71.6%,农村小学仅有27.4%,只有27.4%的人成绩能超过60分。”
值得警惕的是,游戏带来的改变,不仅仅反映在学习成绩上,无论是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还是社会技能培养,都将受到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副主任田丰说:“一旦沉迷进去之后,其实他更多的专注是他在游戏当中的角色,他可能对现实生活有一种忽略,甚至他会觉得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些东西,对他来讲就没有意义了,因为他已经沉迷到游戏当中、角色当中去。”
受到这些影响,一些由于手机游戏引发的极端事件也常常发生。
去年12月,四川泸州的一名17岁少年为了给游戏充值,对邻居实施持刀抢劫,在被抓捕时依然呼喊:你抓我可以,等我把游戏退了!
今年8月,在江西吉安,12岁的少年汤某为了玩游戏,从商店将他人的手机偷走。
今年5月,福建泉州一名14岁少年因沉迷游戏,与母亲沟通时发生争吵,情急之下,用剪刀刺伤母亲,并站在空调外机准备跳楼轻生,所幸被消防人员救下。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张锦涛认为:“我们发现,经常玩游戏,经常上网的这些人,他对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容忍程度是更高的。我们预测,这么长期下去,可能也会增加他对一些不良行为的接受度,一个认知,包括对自己价值观也有一些不良的影响。”
游戏对青少年所造成的这些改变,势必影响到未来他们是否能够成长为健全的个体。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这些青少年个体人格的发展,还有他们的未来,以及由他们所构建的国家的未来。
看看小光和他类似的同伴,真让人感到痛心。这些孩子最好的时光,最关键的成长期,却被手机游戏遮蔽了身心。造成这样的后果,不仅有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漏洞、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包括孩子的性格、心理等等方方面面的原因。“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孩子的今天,不仅影响着孩子的明天,也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明天。那么,手机游戏为什么对他们有着这么大的吸引力?我们又可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让他们在手机游戏的幻境中清醒过来?《焦点访谈》还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