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8 军民融合齐步走

《焦点访谈》 20171028 军民融合齐步走

“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到今天为止,现场参观人数累计突破了100万。说到过去这五年,十九大报告用了一个词:“极不平凡”,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根本性的。那么具体到各个领域,分别有什么成就和变革?在这个展览中,观众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大型实物和沙盘模型等各种方式,进行立体化、全方位、多角度、全景式了解。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其中的第七展区。作为军事主题展区,这里集中展示了强军兴军的新成就,一直是人气最旺的展区之一,许多先进的军事装备模型第一次在这里展出。

在展区内,50型151件武器装备模型让大批观众流连驻足。一排排战车模型,一列列航母编队模型,首次以作战编队的形式登台亮相。东风26导弹武器系统和最新型的坦克、装甲车都让观众眼前一亮。一辆最新式的轻型坦克以高原和高寒地区作战为主要任务,是第一次对公众展出。军事专家曹卫东介绍:“虽然是一辆坦克,但要了解整个战场的态势和环境,所以它的信息化程度大幅提升。”

另一个首次亮相的武器是p波段雷达。这个雷达可以大大增加我国对战略进攻武器的探测距离,延长预警时间。它的主要功能是拦截战略导弹,对战略导弹和一些隐身目标提前发现。

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的模型也是关注度最高的展品之一,航母、核潜艇、歼击机、预警机,组成了海陆空一体化作战体系。“这一次我们展出的是未来交付入列后的完整状态,这种状态的展出,它属于是首次亮相”,中央军委装备发展综合计划局参谋范晓光介绍。

在这艘航母模型上,近防炮、反潜火箭、雷达、拦阻索等重要设施都是清晰可见。同时大家耳熟能详的歼15、歼16都是全挂弹模型,这在其它展览中都难得一见。观众在大饱眼福的同时,也领略到了先进武器装备带来的骄傲和震撼。

展览区工作人员、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副教授孟俭红说:“这个展区集中体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带领人民军队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和巨大成就。十九大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中指出来,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我军武器装备加快发展,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的步伐。”

国防大学教授姜鲁鸣介绍:“天上的预警机,感知战场,发出来信号,供指挥部门决策指挥,发出指令,传导到相应的作战单元和平台,然后实施打击,对打击以后毁伤的结果又进行评估,它整个是一个闭环,这就是信息化战争,它是一种体系性对抗。”

信息化战争形态下的武器装备,无论在种类、性能还是在高技术含量上,都远远超出了传统军工部门的研发和生产能力,迫切需要在全社会范围整合优化资源。我国的首艘国产航母,所有一万多台套一级配套设备全部来自国内的500多家配套单位,其中多数是非军工企业,军民融合率接近百分之八十。

“它整个是一个信息化链接,将来我们更要在机械化、体系化、信息化的基础上还要向智能化发展”,国防大学教授姜鲁鸣说:“现代战争是高消耗战争,现代的武器装备建设那是巨量的,所以我们国家的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可持续的话,必须走军民融合发展的路子。”

如何通过军民融合把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高度结合起来?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于当年年底发布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年1月22号,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整个军民融合领导管理的体系得到了重塑。军民融合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现在由初步融合正向深度融合过渡。

在军民融合的展厅前,这个水下无人潜航器吸引了饶有兴趣的几位观众。它的特点是可以自主航行。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可根据作战需要,设计续航时间长短,它和指挥系统可以连起来,可以很远,它是无线自主网,可以通过水下战斗群体,中间有通讯,相当于空中无人机蜂群,和我们的后台主控系统数据链全部可以连着,是未来水下作战的技术核心。

“这个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就是海洋军民融合的一个成果,是民参军典型的装备”,中央军委战略规划办公室军民整合局参谋蔡玮说:“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像天上的无人机一样,它在海里面是一个无人自主航行的一个装置,同时具备了包括侦查预警,包括水下作战,甚至是包括一些浅层的防御这样一些功能。”

小型水下航行器填补了我们国家水下这个领域的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它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却是由一家民营企业完成。

现阶段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的蓬勃兴起主要是民参军,大量优质的民营企业资源开始进入到国防建设中来。“现在我们的民营企业在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把它关到国防建设的大门之外,那我们是自甘落后”,姜鲁鸣说。

五年来国家民参军企业数量逐年递增。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军民融合的下一步工作就是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提高民参军信息的透明度,包括准入的门槛还会进一步降低,更有利于吸引优势民营企业,深度进入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生产领域。

通过军民融合发展,军民之间的壁垒正在逐步打通。

同样正在大力推动的是交通领域的军民融合。蔡玮现场介绍:“这些民船贯彻国防要求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在它满足基础民用和商用功能基础上,通过一些技术工程标准的拓展,一些升级,能够具备一定的国防功能。”

这些经过加改装的民用船只,已经在我国主要战略方向军事斗争准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1月1号,《国防交通法》正式实施,铁路车辆、民航飞机、大型船舶和平板车等民用运载工具贯彻国防要求有了法律依据。展品所展示的民船加改装,就是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一种代表。

这是老百姓现在都熟悉的共享单车,遍布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大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消费者怎样能方便快捷地找到车辆,车辆是否停在合规的地域?都需要准确的定位。如今这款共享单车装载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使用和管理都不再是难题。除此之外,智慧交通,智慧电网,智慧城市,国土测量等国民经济领域都在运用北斗导航系统。

精度到厘米级别的定位系统,将使北斗系统的应用范围除了军事用途之外,更加广泛地运用在国民经济的其它领域,并且大大增强了产品国际竞争力。“现在北斗大量的用户是民用,通过民用来反哺军用,带动军队装备成本的下降,质量的提高,包括性能的提升”,某民营企业董事长周儒欣说。

对于北斗系统,国家建设部门一开始就把它作为一个军民共用系统。从研制到卫星的发射到后面系统开发,再到市场化的整个过程,都是军方总牵头,大量民企参与其中逐步市场化,军民一体在共同推行。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的最终目标是军民协同科技创新。而在本次展览中,这个活跃在很多展馆的北斗导航系统,正是近年来军民融合的典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们国家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它最重要的功能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这种服务,是这么多年来我们国家典型的一个军民融合工程” ,蔡玮说。

“我们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还要在聚焦于重点的融合领域”,姜鲁鸣说:“我们国家还要致力于在一些重点领域,尤其是在一些像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生物、新能源这些新兴领域要逐步拓展。集国家最优质的资源打造现代国防之盾。”

党的十九大将军民融合发展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纳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纳入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部署。要坚持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实现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

孟俭红说:“富国和强军就好像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在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历史实践中,推进国家一体化战略体系和能力,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战略跨越提供战略支撑。”

军事装备的状况,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科技能力和制造水平,也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组织水平。从展览当中可以看出到,五年来人民军队瞄准打赢要求努力锻造装备利剑;同时也表明,军民融合发展可以迸发出强大的创新能力,是实现新时代强军梦强国梦的重要推动力。与“砥砺奋进的五年”成就展的其它展区一样,观众从这个展区中感受到的是自豪感、增强的是自信心,是我们创造美好生活、迎接光辉未来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