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31 新时代 新征程:建设美丽中国

《焦点访谈》 20171031 新时代 新征程:建设美丽中国

过去这五年,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密度最高、推进最快、力度最大、成效最多的五年。而在十九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更是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强国,我们要“打赢”,而不只是“打好”蓝天保卫战。这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为美丽中国勾画了一张清晰的路线图。

这两天,太原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园的工人何山城和工友们加快了种树的进度,天凉了,要上冻了,必须抢着多种些树苗。

在这里种树,树是种在石头上的。因为玉泉山原本就不是一座正常的山,几年前这里盛产的是煤和石料。现在干绿化的何山城,之前做的就是石料厂里的活儿。

那时的玉泉山和它所在的整个西山,被挖得千疮百孔,他们就是我国很多地方发展的一个缩影,过度的资源开发和粗放型发展,让昔日的绿水青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发展的短板,成为人民生活的痛点。党的十八大以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西山开始了生态恢复,石料厂关停了,何山城主动要求留下来转型成了一名绿化工人。他说:“我们破坏了这个山,又返回来治理这个山,我们心里有一个负疚感,把这个山变绿了,我们心里才踏实了。”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副区长梁红根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特别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全民共治,源头治理,打赢蓝天保卫战,极大鼓舞了我们建设美丽万柏林的信心。”

几年下来,玉泉山的森林覆盖率从不足30%增加到70%,而整个西山地区,建成了18个这样的城郊公园,形成了环太原市的一个长达91公里的生态旅游文化带。每年春暖花开时,原本没有人愿意来的地方,成了一大交通堵点。过去这五年,像太原市这样转变发展思路的例子,比比皆是。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表示:“过去五年改革当中,第一就是我们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二很多制度过去没有考虑的都在建立,包括这个责任制制度,包括空间规划,包括自然资产的确权等,这些制度开始在明确了;第三就是老百姓真正已经感觉到在发生变化。”

尽管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环境保护仍然任重道远。步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则是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十九大报告中,将“美丽”纳入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中,多次提出要建立“美丽中国”, 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这意味着是把‘五位一体’中生态建设方面的目标,也纳入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之中,用三个字可以概括它:第一个字叫‘高’,第二个字 ‘重’,第三个字 ‘远’。所谓‘高’这是一个高层的战略,高端的战略,或者叫顶级战略;所谓 ‘重’它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重要的战略;所谓‘远’是一个长远的战略,要持续千年的战略。”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说:“最大的亮点还是在于思想的深化和理念的升华。第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就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我们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过程当中都要准确地把握,都要把握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二个亮点,我们既要生产更多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也就说我们这个现代化是和生态文明相联系的,是相统一的,所以我们现代化的内涵是很丰富的;第三个亮点,就是还自然于宁静、和谐、美丽,这句富有诗意的一种表述,实际上反映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体现了我们党的责任担当,历史使命,它的思想是非常深邃的。”

什么时候能实现建成美丽中国?十九大报告明确给出了时间表。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

王毅说:“从我的理解,美丽中国的核心就是要提升我们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包括大气,包括水,包括土壤,包括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整体的提升。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我们美丽中国目标,实际上是一个加速的过程,意味着我们在未来十几年这个时间里头更大的力度,更多的投入,更多地去关注环境问题,更多地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这样我们才能够按时,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

要实现美丽中国,并不容易,怎么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专家认为,首先仍然是要解决所有人对于绿色发展的观念转变问题。

杨伟民说:“落实的关键在哪里呢,在于思想观念的真正转变,真正转到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样一些理念上来。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如果思想上的雾霾不除,大气当中雾霾是不可能根除的。”

在十九大报告中,绿色这个词不仅仅出现在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这一章节中,还出现在了其他领域章节当中,这也意味着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并不能仅仅局限于环境保护,而是要和其他的发展理念交织融合。绿色并不制约发展,反而可以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能,大数据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业态,内生动力是科技创新,真正做到了绿色环保无污染。

除了观念要转变,更重要的是体制制度的完善以及政策的实施落地。江苏省泰州市地处长江下游北岸,下辖的高港、泰兴、靖江更是依江而立,长江岸线长达96.3公里。按照传统观念,靠江吃江,岸线就是“摇钱树”。现在看到的这片芦苇荡,4年前,却是一个江边砂石厂,造成的污染让当地村民苦不堪言。

2013年开始,泰州市转变发展思路,推行岸线保护政策,设立生态红线,整治小船厂15家、小化工17家、小码头11个,已清理整合岸线7.06公里。

不光如此,泰州还将继续整治长江岸线11.44公里,并规划设立一部分岸线专门用于建设生态湿地和公园,永久不开发,当地人称“不开发区”。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就是近几年国家为了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提出的一项制度。过去的五年内,制度出台频度之密前所未有,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40多项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保护具体改革方案。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制定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了多个需要完善的制度,如信用评价制度、信息强制披露制度、严惩重罚制度、天然林保护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耕地等休养生息制度、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等等。

如何保障这些制度能够更好地落地执行呢?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

李佐军指出,过去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相关的部门比较多,部门的机构比较多元,职责有些重叠,内耗也比较多,效率相对低下,所以十九大报告强调设立这样一个层次比较高,职能比较综合的新的机构,来整合现有的相关部门职能,以达到减少内耗形成合力,提高效率的效果,这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非常关键性的、基础性的一项内容。

玉泉山从满目苍夷到郁郁葱葱,镜头里短短几秒,实际上却花费了近百人数年的努力。同样,美丽中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严格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就像玉泉山实现了荒山变森林一样,美丽中国一定可以如期由愿景化为现实。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仅是针对社会矛盾新变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更是对子孙后代负责,不仅是对本国人民负责,更是对整个人类负责。要看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深刻变革,并不仅仅是多种树少排污,多监管少破坏那么简单,不仅仅是观念的变革,更是体制机制的变革,不仅生产方式发展方式要变,个人的生活方式也要变。它不仅仅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清醒的意识,高度的重视,以及有力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