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8 小岗村:四十年的变迁

《焦点访谈》 20181018 小岗村:四十年的变迁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做出了分田到户的决定,在40年前分田到户是要坐牢的。幸运的是在他们按下红手印不久,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征途。这些按下红手印的农民没有坐牢,他们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小岗村也被称为“改革第一村”。他们现在的情况怎么样?40年来,这个改革第一村走了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呢?

秋日的小岗正是丰收的季节,小岗村村民严德宝的父亲是当年按红手印的18位农民之一。

严德宝兄弟三人,现在只有他还在忙着农活儿,兄弟三人的六十多亩地都由他来负责打理。他的父亲严宏昌今年69岁了,40年前在大家决定分田到户时,生死契约就是严宏昌亲笔写下的。

 严宏昌说:“万一真是坐牢杀头了,将来给孩子看看这个东西,起码我不是为了自己,我是为了大家。当时是真的没饭吃,小岗家家户户外出讨饭,甚至一家人几天都不烧锅。”

40年前的小岗村是一个村民小组,有115人,20户人家,可分的地有304亩。当时严宏昌一家六口人分了18亩地。

分田到户第一年,小岗村就结束了吃救济粮出门讨饭的日子,实现粮食总产13万斤,还向国家交了6万多斤的余粮。当时,村里有很多荒地,大家有了种地的积极性,纷纷开荒种地,严宏昌家也开了几十亩荒地。虽然粮食丰收了,但是严宏昌的心里并不踏实,这个按了红手印的生死契约被他一直藏在土屋的房梁上。

在改革开放初期,包产到户一直被质疑,直到1982年1月1日,中央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明确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党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则规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15年不变,这15年不变的政策,才给农民吃了“定心丸”。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迈出了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第一轮土地承包期是从1984年到1998年。2001年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确定土地政策三十年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从1999年到2028年。当年,严宏昌拿到的是凤阳县颁发的承包经营合同书,有了这个绿本意味着农民成为了独立的经营主体,开始走上市场化的道路,人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出来。

粮食产量显著提高,到1984年出现了卖粮难。

小岗村的农民遇到了卖粮难,这让小岗村的农民开始考虑今后农业发展的道路应该怎样走?粮食多了,养鸡养猪,发展养殖业。除了发展养殖业以外,农村的出路在哪里呢?严宏昌特意跑到江浙一带去考察,回来以后提出要办工厂。他想将来老百姓肯定要盖瓦房,用量相当大,他打算办窑厂。

但是30年前办窑厂需要80万元的投资,这对农民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现在说起来,严宏昌都非常遗憾,小岗村的起跑线较低,因为之前太穷了。

从1984年到2004年,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民工进城、个体户、企业承包经营等新事物不断涌现,但是小岗村却没有跟上整个农村发展的步伐。虽然小岗村的村民也住上了瓦房,开上了拖拉机,但是在2003年,小岗村人均收入只有2300元。“一年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过富裕坎。”小岗村再次走到了改革的十字路口。

小岗村如何从温饱走向富裕?如何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要发展还要靠改革来推动。2005年小岗村开始尝试进行土地流转,把土地集中起来,让有实力的公司进驻,实施现代农业。“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和关友江就是那时候把家里的土地流转出去的。

但是严宏昌家就没有参加土地流转,他的儿子严德宝退伍回村用机械化作业打理起全家的土地,大儿子严余山在外打工有了自己的企业。

怎样才能确保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不损害农民的利益呢?2007年,我国《物权法》正式颁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被明确为用益物权后,怎么样建立健全相关的登记制度,依法强化对农户承包经营权益的保护,一直成为中央关注的问题。2008年以后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在强调建立健全相关登记制度。特别是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是实现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保障,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真正让农民吃上“定心丸”。安徽是最早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的省份之一。2008年7月,安徽省以村为单位率先在全国开展试点,小岗村的关友江是安徽省第一个拿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这个大红本的编号是001号。

小岗村如今有23个村民组,1028户人家,4288人,全村有1万4500亩土地,目前已流转土地8885.6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61.2%。

严金昌说:“2016年4月25日,习总书记到小岗村,提出土地的三权分置,十九大明确规定,二轮承包到期以后再延长三十年,这样就给我们农民吃了粒定心丸。”

2016年,国家发布《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进一步巩固完善了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三权分置”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2016年,小岗村又在全省率先开展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成立了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发放股权证,村民从“户户包田”实现了“人人持股”;同年,小岗村开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严宏昌手上又多了一个小红本,这是小岗村集体资产的股权证,合作社的总股数是302万6千股,他拥有705股。2018年2月9日,小岗股份经济合作社首次分红。严宏昌分到350元。

严宏昌说:“按红手印的时候我们分地是偷偷地分,最后国家认可发了土地承包经营合同,2015年发了确权证,心里吃了定心丸。现在集体发了股权证,通过农村的不断深化改革,体现了我们农村制度不断更新,不断完善,这都是改革带来的成果。”

从红手印到承包经营合同书,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再到股权证。严宏昌手里的这几个证,见证了他家从土屋到瓦房,再到两层楼房,三层楼房,也见证了他做农民辛苦耕耘,他儿子出门打工,他孙女考上大学。现在,他外出打工经商的大儿子已经回到小岗村,目前是小岗村的村委委员,同时,还在家里开了快递的代收点,网上开了淘宝店,主要经营当地的农产品。

目前,小岗村的产业经济正在起步,各种合作社正在蓬勃发展,一个叫中国乡村赋能工程的新的电商平台从这里辐射全国。2017年,小岗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06元,而1978年,小岗村人均收入22元,增长了823倍。现在,严宏昌家的60多亩地还是没有流转,他的儿子严德宝在收割完自家的农田后,也帮助其他村民进行收割。严金昌和关友江家的土地都流转出去了,他们每家都开了餐馆,他们平时会在餐馆门口迎来送往。

40年来,小岗村从“红手印”点燃改革,到“红证书”土地确权,到“分红利”增收富民,40年来,以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为主线,小岗村不断见证着我国农村关键领域的改革。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面镜子,40年,它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程证明,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才有出路。